赤芍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现代中药临床手册》第60页(1441字)

【药物出处】:《本草图经》

本品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芍药、卵叶芍药等的块根;又名赤芍药;主要含有赤芍甲素、赤芍乙素、苯甲酸、树脂、挥发油、鞣质、β-谷甾酸、棕榈酸、色素及蔗糖、生物碱等成分;苦,微寒,入肝经;属清热凉血类药。

〔功效主治〕 凉血止血,活血散瘀,清肝明目。适用于热入营血之出血证;血热瘀滞,经闭、痛经;血热痈肿,焮热疼痛;瘀血瘕积聚、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血瘀肿痛;肝热目赤,胁痛等病证。

〔本草撷英〕 时珍:散邪,能行血中之滞。

品汇:利小便,下气泻肝,行经,通顺血脉,散恶血,消痈肿,主活血,止痛。

备要:能泻肝火,散恶血,治腹痛坚积,血痹疝瘕,经闭,肠风,痈肿,目赤。妇人血分醋炒,下痢后重不炒。

〔名医心得〕 汪永柏:重用治肝炎 急性肝炎超过一个月及慢性肝炎、肝硬化之重度黄疸,病程长、瘀血重、里热盛,瘀热胶结为其基本病理,血瘀血热为其基本证型,当以凉血活血为治则,重用赤芍,常获良效。考赤芍(重用80~100克)酸苦寒,《药品化义》云其“专泄肝火,盖肝藏血,因此清热凉血”,《本草纲目》中载“赤芍药散邪,能行血中之滞。”[1]

王药雨:消炎镇痛 本品具有良好的消炎镇痛作用,对结膜炎、肾炎、胸膜炎、肠炎、子宫炎、尿道炎、喉头炎、瘀血性关节炎等诸般急性炎症而疼痛者,均可用之。[2]

〔药理与应用〕 1.抗菌作用:煎剂对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孤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疱疹病毒亦有抑制作用。临床尝用于肺炎、肺脓疡、流感、痢疾、急性乳腺炎、阑尾炎、胆囊炎、伤寒等。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芍药甙具有松弛平滑肌和扩张血管的作用,并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以及抗心律失常等作用。临床尝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等。

3.其他作用:芍药甙稍有消炎作用,对应激性溃疡有预防作用。临床常用于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剂量用法〕 6~12克,煎服;病重者可用至60克,甚至120克。

〔按语〕 本品味苦微寒,专入血分,功擅凉血活血,为血热、血瘀之出血、痛证、积聚、闭经及损伤瘀肿之要药。笔者体会,本品重用对溃疡、痛经等有卓效。消化性溃疡方用:赤白芍各30克,生炙甘草各15克、苏梗10克,白及10克,水煎服,日一剂。不但对缓解症状见效快,而且对龛影消失、溃疡愈合亦有明显的作用。痛经、足底痛方用:赤白芍各30克,生炙甘草各15克,怀膝15克,水煎服,日一剂,往往有顿挫之效。

【参考文献】:

[1]王凤岐.中华名医特技集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8:46

[2]王药雨.实用中药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2:265

上一篇:丹皮 下一篇:紫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