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石刷把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1445页(1592字)

【概况】:

异名 铁刷把(《四川中药志》),石寄生(《泉州本草》),石刷子(《西昌中草药》),岩扫帚(《浙江药用植物志》)。

基源 为松叶蕨科松叶蕨属植物松叶蕨的全草。松叶蕨属全世界约2种,中国仅1种。

原植物 松叶蕨Psilotum nudum(L.)Griseb.(Lycopodium nudum L.),又名松叶兰(《植物名汇》),石扫帚(四川),岩松、尾千金拔(广西)。

形态 附生草本,无根,仅具毛状吸收构造及假根固着于树干或石缝中。植株高15~70cm,茎基部匍匐,下部不分枝,上部作多次2歧分枝,小枝三棱形。叶退化为细小鳞片状,革质,长2~3mm,宽2~2.5mm,基部的心形,全缘,顶端钝尖,着生于枝的棱脊上,孢子叶阔卵形,通常2叉深裂;孢子囊生于叶腋,近球形,蒴果状,3室.无环带,纵裂。

孢子肾形。(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107页.图213)

生境与分布 附生于树干或岩石缝中。分布于中国西南(除西藏外)及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

亚热带其它地区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8~9月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

含松叶蕨甙(Psilotin)[1]、3种Amentoflavane糖甙和芹菜素糖甙(Apigeniin-di-c-glucoside)[3]、赤霉素G[4],以及非黄酮甙3′-羟基松叶蕨甙[2,5]

参考文献 [1]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605 [2]CA 1982;97∶141783x [3]Phytochemistry 1984;23(9)∶2053 [4]CA 1984 101∶3931u [5]CA 1985;103∶511 58k

【药性】:

性味 甘、辛,温。

①《四川中药志》:“辛、涩,温。” ②《泉州本草》:“甘、辛,微温。”

归经 入心、肝、胃经。

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通经。

主治 风湿痹痛,妇女经闭,吐血及跌打损伤。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油火烟熏所致之咳嗽。” ②《四川中药志》:“通经活血。治跌打损伤,伤后出血,风湿麻木及骨痛。” ③《泉州本草》:“活血通经,逐血破瘀,祛风湿,利关节。治关节痛风,反胃呕吐,妇人经闭。” ④《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强筋骨。治久痢。

”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坐骨神经痛,经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研末或浸酒。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四川中药志》:“治跌打损伤;石刷把、大血藤、见血飞、八爪金。泡酒服。”

单方应用 ①《泉州本草》:“治关节风湿痛:松叶兰30g,浸酒500g。多次分服,早晚各1次。” ②《泉州本草》:“治妇人经闭:松叶兰研末。调酒服,每次3g。”

食疗 《四川中药志》:“治吐血:石刷把60g,炖心肺服。”

上一篇:石宝茶藤 下一篇:中药辞海第一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