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白鱼尾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1713页(1430字)

【概况】:

异名 溪桃、野桃(《闽东本草》),杨波叶、白波越子(《福建中草药》)。

基源 为钱科醉草属植物驳骨丹的根及茎叶。醉鱼草属全世界约100种;中国约40种,14个变种。

原植物 驳骨丹Buddleja asiatica Lour.,又名水杨柳(海南),白花洋泡(广东)。

形态 直立灌木,高1~2m。幼枝、花序和叶背密被灰色或淡黄色短绒毛,有时毛极密而成绵毛状。叶膜质,披针形或长披针形,长7~18cm,宽1.5~4.5cm,顶端长渐尖,基部渐狭,边全缘或有小锯齿,干时腹面褐黑色,无毛;侧脉每边10~14条,在腹面略明显,背面凸起;叶柄长4~10mm,密被短绒毛。

总状花序狭长,由多个小聚伞花序组成,长7~25cm,有时单生于枝顶,但通常3至数个聚生于枝顶或上部叶腋,再组成顶生的圆锥花序;花梗很短,长约1mm;小苞片线形,短于花萼;萼长约2mm,被绵毛;花冠白色,管状,长3~4mm,外面被稀疏的短柔毛或近无毛,裂片极短,钝头,广展;子房无毛,花柱短,柱头头状。蒴果椭圆形,长3~5mm。

种子小,有翅。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372页.图4698)

生境与分布 生于河岸沙石地、向阳山坡。分布于中国西南及福建、台湾、湖北、广东。

。【生药】:

采集 根、茎随时可采,叶8~9月为佳,晒干或鲜用。

贮藏 晒干用者置干燥处。

【药性】:

性味 苦、微辛,温。

有小毒。 ①《福建中草药》:“苦、微辛,温,有小毒。”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辛、苦,温,有小毒。”

归经 《闽东本草》:“入心、肾、大肠三经。”

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杀虫。

主治 风寒发热,头身疼痛,风湿关节痛,脾湿腹胀,胃寒作痛,痢疾,丹毒,湿疹,无名肿毒,跌打损伤,骨折,虫积腹痛。

①《闽东本草》:“驱风寒,去湿热,止疼痛,健脾胃,杀虫解毒。治风寒发热,头身疼痛,胃腹虫痛,头晕眩呕,丹毒。

” ②《福建中草药》:“驱风化湿,行气活络。治痢疾,脾湿腹胀,关节风湿痛,无名肿毒,跌打损伤。

”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利湿,行气活血。治妇女产后头风痛,胃寒作痛,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骨折;外用治皮肤湿痒,阴囊湿疹,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使用注意 《闽东本草》:“体质虚弱者不宜多服。”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闽东本草》:“治丹毒:白鱼尾全草9~15g,煎汤服。” ②《福建中草药》:“治跌打损伤:白鱼尾鲜根60g,酒水煎服。” ③《福建中草药》:“治脾湿腹胀:鲜驳骨丹根60~90g,水煎,早晚分服。”

上一篇:白鱼 下一篇:中药辞海第一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