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肾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2264页(1477字)
【概况】:
基源 为牛科动物山羊等的肾。
原动物 山羊Capra hircus L.。绵羊Ovis aries L.。北山羊Capra ibex L.
余项参见“羊肉”条。
。【化学】:山羊肾含蛋白质、脂肪、糖、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维生素A、胆甾醇[1]。
还含多种磷脂质:磷脂酰胆碱、鞘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胆碱缩醛磷脂、乙醇胺缩醛磷脂、丝氨酸缩醛磷脂、肌醇磷脂质[2],α-肝素、6-磷酸N-乙酰基-α-D-葡萄糖胺、唾液酸、己糖胺、甲基戊糖及中性糖[3,4]。又含25-羟基维生素D3的1-羟化酶、激肽释放酶[5]。
还含Ca、P、Fe、Zn、Mg、Mn等多种元素[6]。
参考文献 [1]食物成分表.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22,178 [2]Biochem J 1960;75∶45 [3]生化学デ一タブツク.Ⅰ.东京化学同人,1979∶443,492 [4]Life Sei 1971;10(2)∶989 [5]Arch Biochem Biophys 1986;250(1)∶86 [6]Trop Anim Health Prod 1983;15(1)∶15
。【药性】:
性味 甘,温。
①《图经本草》:“温,平。” ②《纲目》:“甘,温。”
功效 补肾气,益精髓。
主治 肾虚劳损,腰脊疼痛,足膝痿弱,耳聋,消渴,阳痿,尿频,遗溺。
①《别录》:“补肾气,益精髓。” ②《唐本草》:“羊肾合脂为羹,疗劳痢。” ③《日华子本草》:“补虚耳聋,阴弱,壮阳益胃,止小便。治虚损盗汗。” ④《纲目》:“治肾虚消渴。” ⑤《本经逢原》:“治肾虚膀胱蓄热胞痹,小便淋沥疼胀。”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入丸散。
。【临床应用】:
食疗 ①《千金方》:“治腰脊苦痛不遂:羊肾作末,酒服12g,日服3次。” ②羊肾苁蓉羹(《圣惠方》)治五劳七伤,阳气衰弱,腰脚无力:羊肾1对(去脂膜,细切),肉苁蓉30g(酒浸1宿,去皱皮,细切)。上药相和作羹。 ③《鸡峰普济方》:“治老人肾脏虚寒,内肾结硬,虽服补药不入:羊肾子1对,杜仲60g。同煮熟,空心食之。 ④《食医心镜》:“治肾虚劳损精竭:炮羊肾1对,去脂,细切,于豉汁中以五味,常法作羹食,作粥亦得。” ⑤枸杞羊肾粥(《圣济总录》)治肾虚腰痛或老年腰膝酸痛,脚跟疼痛:羊肾2只,鲜枸杞叶500g,大米250g。用小火煨烂成粥,调味食之。 ⑥《饮膳正要》:“治虚劳羸瘦,产后虚冷,腰痛:羊肾2个,羊头1只,羊肚1只,羊肺1具,鸡蛋5个,生姜5g,萝卜300g。加水适量,煮熟。加盐、味精、胡椒粉即成。” ⑦羊杂面(《饮膳正要》)治虚劳羸瘦,腰膝酸软,产后虚冷,腰痛,中虚反胃:羊肾400g,羊舌300g,蘑菇300g,面粉3kg,调料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