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17页(528字)

藏传佛教寺院。

位于四川省白玉县麻邛乡境内,由青海蒙古部族“拥八”家族后裔曼德仁珍于清乾隆七年(1742)创建,原为白玉县嘎拖寺属寺,后逐渐扩大。咸丰五年(1855),活佛朱巴得清真上师大圆满心髓的传授,使该寺成为专扬佛教“心髓”理论的名寺。

后朱巴之子甲色得大成就,并誉传中外,各地藏区以及印度、不丹等国的僧人均前来朝拜学习。不丹国王及王后曾到此朝拜。

寺院的大雄宝殿建于咸丰二年(1856),三楼一底,高达17.4米,气势宏伟。一层正殿中央为甲色上师的经座,高达5米,上雕4头大象,4只雄狮和4双凤。

宝殿后左侧的灵塔殿内供有朱巴、甲色和朱巴大弟子、着名画师巴玛洛珍的灵塔。朱巴灵塔上镶有黑如迦木尊像。

甲色灵塔共5层,外镶翡翠、珍珠、玛瑙、珊瑚和九眼珠,异常绚丽。塔内有不丹王所赐金币、印度高僧所赐宝珠和佛像等。巴玛洛珍是坐化后再经特殊处理的真身遗体,头挂两颗蛋大小的宝珠。寺内文物以公元7世纪印度高僧郎若巴所赠檀香木空行母、西藏大活佛索呷所赠的镶有玉珠的镀金度母像为最珍贵。

另有一座从印度传来的琉璃塔等。而佛教“心髓”四部,据说此乃世界仅存的佛教“心髓”理论着作。经堂内还藏有近百尊佛像和大量经书及经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