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67页(472字)

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又称侗台语族台语支)。

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南部、中部、西部和西南部。分黔南、黔中、黔西三个土语(或称第一、第二、第三土语)。

有带喉塞音的浊塞音声母b、d和带喉塞音的浊擦音声母j、w,有腭化音pj、mj和唇化音kw、w,部分地区腭化成分已消失成为p、m,多数地区无送气音声母;主要元音有a、o、e、i、u、6个,元音韵尾有-i、-u、-3个,辅音韵尾有-m、-n、-、-p、-t、-k(或-)6个,元音除e外一般分长短。少数地区只有a分长短。

有舒声调6个,促声调2个,共8个调类,促声调调值一般与舒声调中某一调值相同,但短促;各地调类一致,调值不尽相同;声调和声韵母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如带喉塞音的声母一般只出现在第1、4、5、7调。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基本语序为“主语——谓语——宾语”;以名词为中心的修饰词组除数量词在前外(数词“一”在名词后),修饰语一般在后,名词独用往往前带相应量词性词头。词汇中的基本词汇以单音词为多。

现行文字为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