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82页(443字)

普米族传统民间歌舞活动,是普米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项目之一。

兰坪一带普米族称“蹉蹉”,即跳舞和优美的舞之义,也称“打跳”或“锅庄”。在节假日,婚姻嫁娶和喜庆典礼之日,在一块空地上,少则三五人,多至几百人,合着竹笛或葫芦笙乐,手挽手脚跟脚起舞。

舞姿有奔放刚强的,也有舒展轻盈的;唱调有对唱、齐唱,一领众合等形式;曲调丰富,曲式较为规整,一般是4个乐句或2个乐句上下构成,节奏鲜明。

约有20多个调子,每个调子都有相应的舞蹈步法,其曲调,舞姿和所要表现的思想内容也不相同。

内容大致可分为:再现古代游牧迁徙的历史舞蹈《牧调》、《过山调》等;反映狩猎、纺织的生活舞蹈《出山调》、《祭神调》、《洗麻线》、《纺麻线》等;歌颂山川风物的舞蹈《山泉调》、《海螺调》、《白云翻》、《花调》等;摹仿飞禽走兽的舞蹈《乌鸦拣荞子》、《刨灰》、《子舞》等以及解放后编创的《阿哩呀哩》、《四季调》、《生活比花香》、《赶街》等等。相传源于对取火人的怀念而留传至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