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寺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120页(648字)
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心。
始建于7世纪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相传寺址由文成公主选定,尼泊尔尺尊公主兴建,因当时用白山羊驮运土石,故初称“若刹”(山羊驮土)。初建时规模不大,后经元、明、清历代扩建,即成现在规模。现有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除经堂、佛殿外,还有原西藏地方政府办事机构。其建筑融汉、藏、尼泊尔和印度古建筑艺术为一体,整个建筑别具风格,气势雄宏。
主殿“觉康”共4层,采用梁架、斗拱、藻井等结构,其上为5座铜质镀金顶,金碧辉煌,气势巍伟。二三层椽头有成排的木雕伏兽和狮身人面像,雕工精巧,形象奇特。
寺内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正殿供有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镀金像,其他各殿供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成公主、宗喀巴等塑像。寺内还藏有唐代丝织佛像、元代大银灯、明代珍珠佛衣及金灯,殿堂及四周回廊的壁画不少是几百年前绘画大师的手迹,其中的《文成公主进藏图》、《大昭寺修建图》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宗喀巴塑像前的金本巴瓶,为乾隆五十七年(1792)御赐。瓶高34厘米,通体用莲花瓣纹、如意头纹和缠枝纹等图案组成,另有五色锦缎制的瓶衣。
瓶内插有签筒,筒内有如意头像牙签5支,是专供寻找活佛和呼图克图灵童时所用。寺院正门前有唐穆宗长庆三年(823)所立《唐蕃会盟碑》,上书汉藏两种文字,记述了唐蕃结为舅甥之好的经过。
碑侧有一古柳,相传为文成公主亲手所栽,世人称唐柳。自明、清以来,每年一度的正月传大召法会在这里举行,场面十分壮观。
上一篇:大寨傣文碑
下一篇: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