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201页(547字)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自称各地同源,只有语音变异,大体有四支:以贵州平坝县大场、安顺市湾子寨、普定县双坑乡为代表的一支,自称嘎佬或褒嘎佬;以仁怀县安良乡、晴隆县凉水乡为代表的一支,自称哈给;以大方县普底乡和黔西县化石乡为代表的一支,自称补尔;以六枝特区坡乡和镇宁县比贡乡为代表的一支,自称多罗。在我国史书文献上,对仡佬族及其先民还有“濮僚”、“鸠僚濮”、“仡僚”、“葛僚”、“僚”、“佶僚”等不同写法。仡佬族在殷商时期濮人已活动在西南、中南广大地区,曾参加周武王伐纣的牧野誓盟,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建立了牂牁国、夜郎国早期奴隶制国家;东汉时期濮人有“濮”、“僚”、“濮僚”、“鸠僚濮”等称谓,“濮”已向“僚”过渡。隋唐时期僚人的一部分渐向“仡佬”发展。“仡佬”始见于《溪蛮丛笑》(宋代朱辅),北宋《广韵》解:“僚”作为部落称谓当读作“佬”。明代史料明确指出“仡佬”即“仡僚”。清代“仡佬”普遍见用。解放后经贵州各地仡佬族代表协商,报经国务院批准,统一定名仡佬族。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本世纪50年代各地仡佬族基本上都操用仡佬语;50年代后,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仡佬族群众已普遍通用汉语。

仡佬族崇拜自然、祖先等。据1990年统计,人口为438192人。

上一篇:仡佬语研究 下一篇:仡佬族古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