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藏族自治州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262页(1284字)

位于青海省东南部边沿,青藏高原的东北隅。

总面积17902平方公里。辖尖扎、同仁、泽库和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四县。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同仁县隆务镇。

居民有藏、蒙古、汉、回、撒拉、保安、土等民族。

据1991年统计,全州共有人口18.07万。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泽库、同仁、河南一带在汉代即有人居住,烧当羌曾在这里称雄一时。

后为吐谷浑所辖,直至唐初吐蕃并吞吐谷浑,随之整个青海地区都为吐蕃所制。宋代吐蕃后裔唃厮啰政权结束后,隶属于宋。

元时属于必里万户府,受制于总制院。设土官管理。明时封必里万户为千户,后升格为必里卫指挥佥事。明宣德元年(1426)封萨迦派寺院(隆务寺前身)的宗教领袖隆钦多代本之子洛追森格为“弘修妙悟国师”,其在必里卫指挥佥事势衰时便取代了必里卫指挥佥事。

明万历后,黄南地区受土默特蒙古洪萨巴图尔控制。废国师号改称千户。

雍正朝以后,归属循化厅。直至1929年青海建省后,部分地区改属新设的同仁县,1937年又改属设在隆务地区的青海省第七区专员公署。

自清雍正朝设循化厅之后至民国,循化厅长官一直在隆务昂谦的领导之下,并推行政教合一的统治,直至解放时隆务昂谦仍有相当的势力。1949年青海解放,同年9月22日成立黄南地区第一个人民政府—-同仁县人民政府。1951年5月人民解放军进入尘扎地区,1952-1953年先后在尖扎、泽库(原属同仁县)建立了县一级人民政府。1953年12月22日成立黄南藏族自治区(专区级),1955年5月改为黄南藏族自治州。境内地势南高北低,最高海拔达4960米,最低1960米。

州所在地海拔2502米。

境内群山起伏,峰峦叠嶂。气候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区,南北地区气候差别明显。

南部属高寒湿润气候区,冬季寒冷漫长多风,夏季温凉多雨,四季不分明。北部属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经济以农牧为主,兼有林业、工业和手工业。黄河流经北部,两岸平坦,农田肥沃,气候温和,产小麦、玉米、青稞、蚕豆、豌豆、油菜籽、铃薯及多种蔬菜和瓜果。

是青海省的粮食产地之一。南部草原辽阔,畜牧业发达,牧畜以绵、牦、山羊、马为主,兼有少量黄牛、犏牛、驴、骡等,该地产的“河曲马”闻名全国。森林茂密,主要林木为云杉、圆柏、山杨、油松、桦树、林果榆、杜松等,木材蓄积量310万立方米。工业主要有机械修造、水电、粮油及副食品加工、采矿、建材、建筑、印刷等。

手工业主要为传统的手工业,如服装、藏刀、手饰、奶钩、奶桐、帐篷、鞍具、宗教用品的制造等。经过解放后几十年的建设,在全州已经形成了公路交通网。邮电通讯、文教卫生、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项事业的发展更加迅速。传统文化得到了发扬。

热贡的绘画、雕塑全国闻名。名胜古迹众多。水利资源丰富。地下资源丰富,主要有铁、铜、铅、锌、金、汞、砷、锑、黄铁、石墨、石灰石等。

森林里栖息有数十种珍禽异兽,如野鹿、麝、藏羚羊、石羊、苏门羚、金钱豹、、猞猁、水獭、天鹅等。产麝香、虫草、马勃、贝母、麻黄、黄莲、秦艽、大黄等药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