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鲁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333页(327字)
①羌族打击乐器。
铜质,形似圆盘。盘内系铃舌,盘底设木柄或系绸带。演奏时,手执铃柄,摇动铃碰击盘体发声,可双手各执一个,也可一手执盘铃,一手持剑,或由击鼓者兼奏。一般用于宗教活动中。
②白语译音。意为“吹曲之笛”,亦简称“曲笛”、“调笛”。
吹管乐器。主要流传于云南玉溪地区因远白族中。有单管、双管之分,俗称“单鲁”、“双鲁”。
单鲁现仍普遍流行,双鲁今已少见。同一支单鲁,可横吹亦可直吹。形制各有大小、长短。
音量较小,音色甜美,适合吹奏抒情曲调,只用于对因远白曲“色枯”的伴奏。通体竹管,音口与吹孔簧片位置成90度角。音律与十二平均律有较大的区别。
常在山野田坝或村镇巷弄等场所吹奏。
有“男吹枯鲁女唱曲”之习俗。
上一篇:枯调
下一篇: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