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426页(369字)

由芦笙舞曲伴奏的舞蹈。

各地苗族有许多地方性舞蹈,芦笙舞广泛流行苗族各地。各地苗族的芦笙舞蹈的动作不尽相同,形式大体可以分为三种:(1)跳舞的姑娘围芦笙队踏节而舞,主要流行在黔东南和广西融水;(2)吹芦笙的男子排成一排,后边跟着一队舞蹈的姑娘,贵州中部苗族的芦笙舞便是;(3)贵州西北部、云南的苗族的芦笙舞以男子的杂技性表演为主。

苗族芦笙舞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中的娱神表演。芦笙的早期功能主要是用来吹奏与神灵交流的言语,因为苗族认为,神灵尤其是祖先听不懂人说的话语,唯有芦笙或歌声表达出来的言语他们才能听懂。现在苗族人说“芦笙一响,脚板就痒”,“芦笙一响,聚成一帮”,指的是芦笙舞的娱神功能逐渐淡化而向娱人方向转变后人们的心态,而现在又说“芦笙不响,五谷不长”却是古代芦笙舞功能的真实写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