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425页(1744字)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四川、海南等省区,与其他兄弟民族大杂居,小聚居。1990年第4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其人口为739.8万,而以贵州省为最多,约360万。苗族的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代传说的“九黎”、“三苗”和“南蛮”。
汉代以后,大部分苗族先民聚居在今的湘、鄂、川、黔的武陵地区,故有“武陵蛮”之称。
唐宋以后,“苗”逐渐从若干少数民族混称中分离出来,但至元明清各代,仍有将与苗相邻的一些少数民族混称为苗族。新中国诞生后,经过识别,将族名统一称为苗族。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川黔滇3个方言。川黔滇内部又分川黔滇、滇东北、贵阳、罗泊河、麻山、重安江等7个次方言。苗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1905年英国传教士柏格理在贵州威宁县的石门坎地区会同当地苗族知识分子杨雅各等共同研究,创制了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在滇东北、黔西北地区推广,为信教群众所接受。
1956年,国家为苗族制订了4种方言文字方案,并在有关苗族地区推广,取得了一定成绩。苗族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自元以后,历代都有反对统治阶级压迫剥削的斗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明宣德元年(1426)湘黔边界腊尔山一带爆发的大规模的苗民起义,官军围攻数年,未能获胜。
至宣德六年,在苗族龙三等人的领导下,反明斗争如火如荼,历时18年,终因明廷调集大兵镇压,才惨遭失败。清代,反抗斗争此伏彼起,较大的斗争有“雍乾起义”、“乾嘉起义”、“咸同起义”,特别是咸同起义后,千里苗疆,莫不响应。这一斗争坚持了18年,清政府采取高压政策,集结重兵进行围剿,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失败。
中国共产党给苗族人民带来了希望。早在1926年,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就通过了“解放苗瑶决议案”,号召苗族瑶族人民参加革命斗争。
北伐战争时期,党在海南岛苗族地区建立了党的组织,苗族人民积极参加了土地革命。1934年,红军长征经过了许多苗族地区,播撒下了革命种子。抗日战争期间,各地苗族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反国民党暴政和反日寇侵略的斗争。解放战争中,苗族地区的革命游击战争更是轰轰烈烈,为解放西南、中南地区作出了贡献。
苗族素以务农为生。水田以种水稻为主,旱地则种植旱稻、玉米、荞麦、豆类、薯类等等。此外,也种植棉花、麻、烤烟、花生、蓝靛等经济作物。
山区的苗族还经营林业、牧业。
新中国成立后,农林牧业得到迅速发展,经济欣欣向荣,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苗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四个现代化建设蒸蒸日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苗族民居多为“干栏式”建筑,房屋分上下二层,上层住人,下层为畜厩或存放杂物。
苗族以大米饭为主食,也有吃玉米饭、荞饭的。副食品种繁多,肉类有猪肉、牛肉、马肉、羊肉、鸡鸭鹅肉、野兽肉、鱼类等;蔬菜有青菜、芥菜、白菜、苋菜、韭菜、萝卜、瓜豆类等。
普遍喜食酸味,不少蔬菜都加工腌制为酸菜,或者烹调菜肴时加入酸调味品,常吃的有酸辣椒、酸糟辣、酸菜、酸汤、酸汤鱼、酸牛皮等等。苗族服饰丰富多彩,款式上百种。制作工艺有刺绣、挑花、镶花、织花、蜡染。服饰有便装盛装之分。
妇女的盛装造型优美,工艺精湛,色彩鲜艳。头饰多姿多彩,就女头饰而言,有包头帕型、戴帽型、假发型、尖帽型、独角型、仰螺型、歪梳型等多种。苗族家庭实行一夫一妻制,很少有一夫多妻现象。青年男女有恋爱的自由,但包办婚姻一直是主要的婚姻形式。
盛行姑舅表婚制。寡妇可再嫁,但需征得夫家或族人的同意。
苗族历史上实行岩洞葬,后改行木棺土葬,对不正常死亡者则实行火葬。苗族由于没有本民族文字,民间文学多为口耳相传,最着名的史诗是流传于黔东南的《苗族古歌》,此外,叙事诗、故事传说、民歌等等,都是很有价值的。
舞蹈有木鼓舞、芦笙舞、铜鼓舞、板凳舞、鼓瓢舞等等。苗族主要信仰原始宗教,包括图腾崇拜、自然物崇拜、人造物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等等。鸦片战争以后,开始有人信仰基督教、天主教(影响不大)。节日较多,主要的节日是苗年,一般在农历十月过,也有在冬月腊月或别的月份过的。
此外,还有花山节、四月八、龙船节、吃新节、芦笙节、清明歌会、拉鼓节、斗马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