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496页(510字)

侗族习俗。

每年农历十二月十五日至正月十五日过年中敲击铜鼓,以示欢庆佳节。侗族将铜鼓尊为护家神。每至佳节,把铜鼓请到大厅里,用布将尘土擦净,然后拿来糯米酒、糯米饭,还有三条腌摆在铜鼓旁,烧纸焚香,敬祭铜鼓神。并把少许的米酒和糯饭撒在铜鼓的后面。

敬毕,用一条长绳将铜鼓的两耳串好,挂在大厅的梁柱上,再用一节小棍,一头捆上布或棉花敲起铜鼓。待铜鼓发出“轰”的响声,家家户户开始备年货过年。

从这天起,全寨姑娘们每天都抽时间去敲击一下铜鼓祈年。铜鼓之家每晚都聚集许多女青年敲铜鼓,特别是到除夕晚上,全村的姑娘便都集中在铜鼓之家守夜敲鼓。

这天晚上,主人备好酒菜,到半夜首听鸣时分,姑娘们轮流敲击一阵铜鼓后,主人便请大家共进夜餐。

据说鼓声越响,新岁越是个大丰年。

这一晚,姑娘们要一直守至天亮,也敲到天亮。大年初一过后,铜鼓仍旧挂着,敲鼓直到农历正月十五。

十五晚上,全村的姑娘们又再次集中铜鼓之家,守夜敲鼓,直至鸡鸣,主人才把铜鼓卸下,仍按原来的仪式祭祀一回,之后,便把铜鼓请回原地扣上,预示春天到来,农耕开始。侗族民间敲铜鼓之俗由来已久,被认为是古代侗族母系氏族社会母权制的遗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