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502页(246字)

羌语译音,意为“碉楼”,羌族独特建筑。

明代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称:“威、茂,古冉地,垒石为碉以居,以浮图数重,门内辑木上下,货藏于上,人居其中,畜圈于下,高至二三丈者谓为笼,十余丈者为之碉”。其建筑因地制宜,垒石砌成,形状多为四角形、六角形、八角形,上细下粗,呈锥台立体。下墙厚1米左右,顶部盖木板或瓦,有六七层以至十三四层高,结构匀称,外观整齐、雄伟。一般建于据山扼水要塞或村落中心,用于御敌作战,踞高据守。

是羌族建筑智慧的结晶。

上一篇:庆丰节 下一篇:琼波奈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