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668页(356字)

云南傣族的主要打击乐器。

景颇、阿昌、布朗、崩等族也使用。因形似象脚而得名。傣族传说为古代两位傣族驯象驭手仿照象脚创制而成,已有悠久的使用历史。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记载西双版纳傣族“作乐以手拍皮长鼓”,即指象脚鼓。

其形状上粗下细,下端呈喇叭形,有大、中、小几种形制。大者长五六尺,鼓面蒙以、羊皮,直径尺余,鼓身多用攀枝花树或芒果树圆木镂空制成。

鼓面四周穿以牛皮索与横绕于鼓身的皮带相联,演奏前可调整皮索松紧以定鼓音高低。演奏时斜挂腋下,用拳、掌、指、肘、足、膝敲打鼓面。

打鼓以右手为主,左手按住鼓面,控制音量大小,并可制造出各种音响效果。鼓声宏壮深沉,音色独特,鼓点的强弱、速度、节奏变化丰富多彩、具有浓郁民族特色,除作舞蹈伴奏外,又是象脚鼓舞的主要道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