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708页(729字)

彝语称为“呷尔”,意为“火坑和石头”。

火塘是彝族家庭的象征,一户只有一个火塘,设在居室内,由一个火坑和三个锅庄石构成。火塘在凉山彝族家庭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关于火塘有许多说法和规矩。如:居室以火塘为中心划分左右上下方位,并以之为界划分主客位。彝民在屋内时一般均围坐在火塘四周,主客位置是固定的,不能错位。

凉山彝族主要为古侯和曲涅两个支系的后裔,所属支系不同,火塘所处方位也不同。古侯支系的火塘一般设在门内左侧,曲涅支系设在门内的右侧。

因火塘位置相反,二者的主客位也相反。挖火坑和安置锅庄石的规矩两个支系基本一致。挖火坑要择吉日,否则会影响到家人和牲畜的健康兴旺。从火坑中挖出的泥土运到户外不能让星星看到,以免招来不测。挑选锅庄石的人必须是家族兴旺、人口众多、儿女健在、有福气无疾病的男子。锅庄石不能从火葬场和坟地选,必须是人畜没有践踏过的干净石头。

锅庄石和砌火坑四面边沿的石板,在使用前先要除秽,方法是将烧红的石头,放进盛有凉水的彩绘木碗或木瓢中,待冒蒸汽后在锅庄石和石板上绕三周。安置时三石呈三角形,火塘上方代表神位的石条,要略高于其余两石,三石都略向内倾,表示团结、友爱、和睦。若向外倾斜,则家庭将四分五裂。安置锅庄石和举行升火仪式都要选择吉日进行。

火塘中的火点燃后终年不灭,称为“万年火”。锅庄正上方,多以绳索吊一长方形木架,上置竹帘,以烘烤粮食。

锅庄严禁脚踏或跨过,否则不吉利,违犯者必遭奇辱。火塘是彝民家庭活动的中心,不仅煮饭、取暖用它,待客、议事及其它活动也都在火塘边进行。

火塘也是家人交谈娱乐、晚辈接受家族史、村规等传统教育的地方。如今在滇黔彝区,只有一部分地方仍用火塘,其余已改从汉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