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731页(603字)

又称“栽秧会。”主要流行于云南大理、洱源、剑川一带白族中的农事活动。白族坝区以稻作为主,历来十分重视栽插季节。为了保障栽插的及时和顺利,一到栽插季节,各村的农户都自发组织栽秧賩。賩,白语译音,意为相互协作的组织名称。每賩十几户、几十户不等。届时,賩中选出经验多、威信高的长者,委为賩头官,其权责是指挥一切插秧任务。

賩员还选出一至二人为二门官,协助賩头官登记、分配劳力,记录帐务。各賩事先扎好制作壮丽的约一丈五尺高的栽秧旗。

一般选芒种日开秧门。

当日要举行隆重的祭旗仪式。秧旗下设两个牌位:一是白族本主轩辕皇帝之神位;一是汉丞相诸葛武侯之神位。相传,诸葛亮南征来到南中,土着惊恐,大批逃离故土,一时作物违时,产量骤减,土民生活贫苦。

为使部队无犯耕种栽插的土民,诸葛亮下令严肃军纪,同时赐给田间正在劳作的土民一面令旗,以保护生产。白族先民感谢诸葛亮体恤民心,于是将此栽插仪式传承至今。祭旗时,乐队奏乐,全体賩员叩头祝祷,同时敬献香花果品。祭祀完毕,才安排栽插活动。此后每天由二门官编排栽插顺序,讲评栽插质量。为鼓舞士气,乐队高奏栽秧调、上天等唢呐乐曲,青年可对唱情歌,开展互助竞赛活动。

待全体賩员栽插任务完毕,賩员要举行关秧门的庆祝活动。选定吉日,到本主庙中杀会餐,同时公布账目,也叫散賩。

此后各賩会聚,全村举行三四天的娱乐活动,共庆栽插大事的胜利结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