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753页(878字)

阿昌族迷信活动之一。

若有人突然患病,家人便认为患者丢了魂魄,老人立即取一碗水,上面横一炷香,在患者身上绕几次,然后放在堂屋供桌上,向鬼神跪拜祈祷许愿。若病不愈,便请巫师卜卦。巫师首先赞颂神灵,介绍患者病情,判定失魂地点及原因,确定赎鬼所需祭品及数量,然后便身背竹篓,内装患者丢魂时穿的衣服及一个熟蛋,手执笊篱,向丢魂地点走去,走到屋内患者家属能听到喊声处停步,便边喊招魂词边用笊篱往背篓里捞魂。巫师问:“某某,魂回来没有?”家属回答:“回来罗!回来罗!“巫师一面与屋里人对话,一面回到患者身旁,用笊篱绕患者头三次,再取鸡蛋滚患者全身一遍,最后剥蛋壳,让患者吃下。

云南陇川县户撒一带的阿昌族还用筲箕法招魂,即在筲箕内放一个盛米饭的篾饭盒,饭盒里再放一个用线缠着的熟鸡蛋,由巫婆端到大门边,右足登门槛,左足踩地,开始叫魂。然后再到堂屋门照样喊一遍。为了检验魂回归与否,应请巫师打卦:把一对大小相仿的鱼放入盆中,若两条鱼游拢在一起,并排而憩,便视为魂已归,否则认为魂未归。②旧时布依族一种宗教仪式。

专为非正常死亡(如摔死、溺死、被杀和死于战争)者举行。按该民族的宗教观念,鬼域分为生魂之域和游魂之域。

正常死亡(主要指病死或老死于家中)者,其灵魂暂居生魂之域,只要经“古谢”(即念经超度)便可回归祖先居住的仙境(“旁仙”)、佛界(“旁拜”),可望投胎转世。而非正常死亡者的灵魂则进入游魂之域,须举行招魂仪式,将其魂魄招入生魂之域,然后“古谢”,亡魂方能回到祖先的住地,才可望投胎转世。

招魂仪式由布摩择定日子并主持举行。场所一般选在距村子较远(最好是看不见村寨)的山坳里,以芦苇杆插成象征游魂回归的路径,其间还有用水拌红泥做成的“血河”、熊烈火之上热浪翻腾的“火海”以及32把利刃尖刀搭成的“刀山”。

仪式上,布摩及其众弟子作“上刀山”、“下火海”、“趟血河”等一系列惊险的、带有巫术性质的表演。招魂仪式需进行一天,最后将象征游魂归路的芦苇杆拔掉,把写有死者名字的灵牌送到家中,安放在神龛上,等待来日“古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