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
书籍:市场大辞典下册
更新时间:2018-09-10 06:43:46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市场大辞典下册》第848页(496字)
戏曲剧种。
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包括外省传入的昆腔、高腔、胡琴、弹戏和四川的灯戏五种声腔艺术。原先各种声腔均单独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以来,由于经常同台表演,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清末时统称“川戏”,后称“川剧”。其中高腔部分遗产最为丰富,艺术特色亦最显着。
演出的《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绿袍记》等“五袍”,《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等“四柱”是其它剧种所失传的剧目。戏曲语言生活气息浓厚,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幽默风趣的特色。
高腔部分唱腔高亢,用打击乐和帮腔,而帮腔方式多种多样。其常用曲牌有〔新水令〕、〔端正好〕等300余个。
表演细腻真实,有完整的自成体系的程式动作。
原分4个支派:“川西派”以高腔、灯戏为主;“资阳河派”艺术风格最为严谨;“川北河派”以弹唱戏为主,受秦腔影响较多;“川东派”以唱胡琴腔为主,受徽剧、汉剧影响较多。成都和重庆为两大演出中心。整理的《柳荫记》、《情探》、《秋江》、《评雪辩踪》、《拉郎配》及新编的《夫妻桥》、《望娘滩》、《江姐》、《丁佑君》等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