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之抗行兮,了杳杳而薄天。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教育出版社《楚辞集校集释下》第1472页(2261字)
【集校】:
校语:一无了字。一云杳冥冥而薄天。
朱熹:彼尧舜之抗行兮,了杳杳其薄天。校语:一无彼字。一无了字而作杳冥冥。
黄省曾:同洪本。校语:一作杳而薄天。
明繙宋本:同洪本。
校语:一无了字。一云杳而薄天。
朱多煃:同洪本。校语:一作杳而薄天。
汪瑗、毛晋:同朱本。
庄允益:同洪本。
戴震、汪梧凤:尧舜之抗行兮,杳杳而薄天。
校语:杳杳,远貌。一作了杳杳,一作杳冥冥。
刘永济:此八句又见《九辩》中,叔师曰:“此皆解于《九辩》之中。”疑是错简。《九辩》之文,错简在此,诸家不察,遂多解。
此篇尧舜句上有“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障之。”《九辩》尧舜四句上文,亦有“忠昭昭而愿见兮,及或黮点而汙之”二句,错简之故,或卽因此。且彼文“尧舜之抗行兮”四句下曰:“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黮而有瑕。何况一国之事兮,亦多端而胶加。
”“憎愠惀之修美兮”二句上曰:“被荷裯之晏晏兮,然潢洋而不可带。旣骄美而伐武兮,负左右之耿介。
”皆于文爲顺。此篇则上下文皆不甚贯,错简无疑。又自“外承欢之汋兮”以下四句,皆撮之辞,疑与“曼予目以流观兮”以下六句,同爲乱辞。今订正如下:乱曰:“外承欢之汋兮,谌荏弱而难持。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障之。曼予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
鸟飞反故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闻一多:“杳杳”当作“冥冥”,字之也。“了冥冥”卽“杳冥冥”。
(了一音杳,见《九辩》洪氏《补注》)。《九歌·东君》曰“杳冥冥兮东行”,《山鬼》曰“杳冥冥兮羌昼晦”,《九歎·怨思》曰“经营原野,杳冥冥兮”,《汉书·礼乐志·郊祀歌》曰“杳冥冥,塞六合”,《列女传》六《赵津女娟传》曰“水扬波兮杳冥冥”,皆“杳冥冥”连文。本篇“尧舜之抗行兮”以下八句互见《九辩》中,彼正作“了冥冥而薄天”,一本了亦作杳,与此全同,是其确证。
姜亮夫:尧上朱本有彼字,引一本无彼字。
寅按:自尧舜句至美超远句,皆《九辩》中文错简于此者,当以《九辩》校之。今《九辩》尧上无彼字,则无彼字是也。
行,洪音下孟切,(今作不。行字无唇音,故改定。
)了杳杳句,洪、朱同引一本无了字,一作“杳冥冥而薄天”,了卽杳同声字。杳冥冥又见《九歌·东君、山鬼》、《九叹·怨思》,皆其证。又杳冥连用,《庄子》、《淮南》诸书至伙,则了冥者是也。
苏雪林:(姜亮夫言)“《哀郢》全篇无实状事态之文,更无正面指斥小人之处。”此语不能令人心服。卽云《哀郢》无此,《离骚》及《九章》其他各篇,逐句皆是,安得否认?惟屈子之文自古号爲複沓,笔者研究屈赋有年,觉屈赋并不重複,其类似重複者皆有意爲之。所谓以一句爲一词彙是。词彙是不妨重複用的,独此八句与《九辩》几于完全相同,此当是《九辩》抄袭屈赋,不可因此而遂如姜氏主张《哀郢》原来无此八句也。
况姜氏本説“宋袭屈言”,又不正宋剽窃之罪,反欲删去《哀郢》八句,伤害事主之利权以成全窃贼,太不公平。。
【集释】:
洪兴祖:行,下孟切。
了,音了,目明也。杳杳,远貌。
汪瑗:《离骚》言茂行,此言抗行。茂言其盛,抗言其高也。杳杳,广远高大貌,犹《论语》之所谓巍巍蕩蕩也。薄天,所谓唯天爲大,唯尧则之也。
李陈玉:以尧舜之行,天下共见,犹举头见天,而犹可被以不慈之名,何况其他。
王夫之:了,明也。
杳杳,高远也。薄天,言德之高峻极于天也。
林云铭:视之高逼于天。
张诗:行,去声。
言尧舜之高行,了然明白,杳杳乎与天不远。
胡文英:尧舜知其子之不肖,而能割爱;怀王知子兰之不肖,而不能割爱。
刘梦鹏:薄,迫近意。
沈德鸿:了,昭明也。
闻一多:抗同亢,高也。
文怀沙:尧舜,尧帝和舜帝。
薄,接。了杳杳而薄天,意思是远大的目光能接着苍天。(《屈原集》注)
高亨:薄,达到。尧舜的光明,远达上天,无不照察。
马茂元:抗行,犹言高尚的行爲。
蒋天枢:八句言己遭陷诬后,顷襄日益迷惑,致屈原复国愿望日以渺远,因而离王远行。
言尧舜高行皎然明朗,远迫苍天,而世言尧不慈其子丹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