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楚辞集校集释下

去故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亾。

书籍:楚辞集校集释下 更新时间:2018-09-10 18:08:50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教育出版社《楚辞集校集释下》第1426页(2854字)

【集校】:

洪兴祖:去故鄕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亾。

朱熹:去故郷而就兮,遵江夏以流亡。

黄省曾、朱多煃、毛晋:同洪本。

明繙宋本:去故乡而就兮,遵江夏以流亡。

汪瑗:去故而就兮,遵江夏以流亡。

庄允益:去故而就兮,遵江夏以流亾。

。【集释】:

王逸:遵,循也。

江夏,水名也。言己东行,循江夏之水,而遂流亾无还期也。

洪兴祖:前汉有江夏郡。

应劭曰:沔水自江别至南郡华容爲夏水,过郡入江,故曰江夏。

《水经》云:夏水出江流[按,应据《水经注》作津],于江陵东南。注云:江津豫章口,东会中夏口,是夏水之苔[按,应据《水经注》作首],江之汜也。所谓过夏首而西浮,顾门而不见也。又云:又东至江夏云杜,入于沔。

注云:应劭曰:江别入沔,爲夏水。源[按,应据《水经注》作原]夫夏之爲名,始于分江,冬竭夏流,故厥称。

旣有中夏之目,亦苞大夏之名矣。当其决入之所,土谓之赌口焉。

郑玄注《尚书》沧浪之水,言今谓之夏水。刘澄之着《永初山川记》云:夏水,古文以爲沧浪,渔父所歌也。

因此言之,水应由沔。今按夏水,是江流沔,非沔入夏。假使沔注夏,其势西南,非《尚书》又东文。余亦以爲非也。

自赌口下沔水,兼通夏目,而会于江,谓之夏汭。故《春秋传》:吴伐楚,沈尹戍奔命于夏汭也。

杜预曰:汉水曲入江,卽夏口矣。

朱熹:江,大江也。

夏,水名。或以爲自江而别以通于汉,还复入江,冬竭夏流,故谓之夏。

而其入江处今名夏口,卽《》所谓江有汜也。

汪瑗:故乡,指郢都也。就远,谓东迁也。江、夏,二水名。此句总言之,下八又以江与夏分言之。第十一曰:“江与夏之不可涉”,又总言以结之也。

流亡,谓爲罪人而迁徙也。

陈第:言己亦循江夏之水而去故乡。

钱澄之:原初发郢,由夏口出江而转溯湖湘也。由郢入汉,以至夏口,皆东行,故曰东迁。过夏首则西浮矣,旣过夏口,溯鄂渚以益西,直上洞庭,转与郢直,其曰东自郢至江也。曰背夏浦而西思,自江至湖,望郢而思也。

王夫之:旧郢一曰丹阳,今枝江也。楚自通迁于江陵,亦谓之郢。至是东迁,泛江而下,逕江夏、陵阳,由江入淮,以达于陈。江夏者,江汉合流也。汉水方夏,水涨于石首,东溢,合于江,故汉有夏名。其流至汉阳,乃与江合,而汉口亦名夏口。

则汉谓之夏,相沿久矣。流亡者,迫于彊邻,弃其故都。

林云铭:流亡,应上离散句,是起行之地。

张诗:言去郢都之故,东迁就远,循江夏二水以流亡。

奚禄诒:自郢至江夏,乃东迁也。

戴震:夏水,首受江入沔,合沔以会于江,其所经之地,皆在楚郢以东,汉高帝置江夏郡,今湖北之汉阳,武昌,黄州,及安陆,德安东南境是。

胡文英:此是豫言其所至。江夏,卽今之武昌府地。遵江夏以流亡,王命其如此行也。

刘梦鹏:远,谓江南,指迁所而言。

原之初放,自夏入江而南也。

陈本礼:痛己亦随流民之亡于道路。

沈德鸿:按下文“江与夏之不可涉”,可知江与夏係两水名;屈原是时循夏水而行,然以夏水自江而别,故曰江夏。

徐英:与《思美人》中遵江夏同。

夏卽汉水之异称,此追抚前事,故通言江夏。

其实祗循汉水或遵陆行江汉之间耳。知夏水爲汉水之异称,则洪引诸説,可以尽废。案汉水以出广汉得名,至武都与漾水合,又通称漾水。

又谓之襄水,故南郡有襄阳。沔水出武都沮亦与汉水合,故又有沔水之称。

更东而夏水,因又名夏水,其主流一也。

入江之口,谓之汉口。

因水有沔夏诸名,故汉口又有沔口夏口之称。六朝或称鲁口,则以大别别名鲁山。当汉水入江之口,因山名水,遂得鲁名。谓鲁水入江之口,故又名鲁口也。

闻一多:疑江夏本一水,如江汉江湘之类。下文“江与夏之不可涉。”或衍与字。

郭沫若:江水,指长江。

夏水,古水名,长江的分支,故道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分长江东出至沔阳县入汉水,至夏口(卽今汉口)再入长江。又汉水自沔阳以下亦称夏水。

文怀沙:去,离开。就远,踏上远行的道路。江夏,指夏水,在今湖北省境。(《屈原集》注)

高亨:就远,到远方去。

屈原当时由郢都(今湖北江陵)出发,先沿着长江走,然后离开长江东行,到汉水,又沿着汉水走。

姜亮夫:“遵江夏以流亡”指江陵东南夏汛,过石首监利至沔阳入汉之夏水言,以出江又入江,而别名夏水,故得曰“江夏”,(朱熹释爲“大江夏水”,似不如王注体会词气及上下文义之深切)江夏,亦得单言“夏”。

流亡,屈子被放后习语,《离骚》宁溘死而流亡兮,余不忍爲此态也,是。盖谓放逐爲流亡也。(《重订屈原赋校注》)

茂元:夏,夏水,也就是从石首到汉阳一段的汉水的别名。汉水到了夏天水位高涨的时候,在石首东溢合于江,故汉水又名夏水。

流至汉阳,才正入江,故汉口又名夏口。遵江夏,是説沿着这两条水东行。

卽今湖北西南部地区。

蒋天枢:叔师以《哀郢》爲屈原自叙己身放逐离郢事,不特与篇首四句不合,卽篇中言及国事处亦无一可合。唯下文“哀见君而不再得”句可相比附耳。四句承上文文意,前二句就国事立言,后二句就己身立言。就远,尚无迁徙目标时心情。言国家与人民俱沿江夏二水向东流亡。痛心于国事无备,有衆而不能战,以微词见意。

王泗原:这以下因郢都失陷而自敍见放离郢以后之胸怀。去与就相对而言,去是离去,就是依附。

汤炳正:此谓与楚都民衆一起经夏水进入长江,开始流亡。

(《楚辞今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