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楚辞集校集释下

迁逡次而勿驱兮,聊假日以须峕。

书籍:楚辞集校集释下 更新时间:2018-09-10 18:27:17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教育出版社《楚辞集校集释下》第1656页(3243字)

【集校】:

洪兴祖:迁逡次而勿驱兮,聊假日以须峕。

校语:峕,古时字。

朱熹、明繙宋本:同洪本。

校语亦同。

黄省曾:迁逡次而勿驱兮,假日以须峕。

朱多煃:同黄本。

汪瑗:迁逡次而勿驱兮,假日以须时。

毛晋:迁逡次而勿驱兮,聊假日以须时。

庄允益:同洪本。

【集释】:

王逸:使臣以礼,得中和也。

朞月考功,知德化也。

洪兴祖:迁逡,犹逡巡,行不进貌。再宿爲信,过信爲次。

《説文》曰:次,不前也。

逡,七旬切。假日,见《骚经》。

须,待也。

朱熹:迁,犹进也。

逡次,犹逡巡也。

汪瑗:迁,谓迁徙更进之意。逡,谓逡巡从容之意。次,谓路次也。

勿驱,谓不束缚之驰骤之,此所以爲善御也。车旣覆矣,旣颠矣,犹勒而更之,复迁徙逡巡于异路之次而善进焉,其不易初而屈志可见矣。

假日,借日也。须时,待时也,卽前优游卒岁之意。

陆时雍:假日须时,庶其一遇。

黄文焕:卽有骐骥,造父爲我佐助。

更此顚覆,可以长驱,而吾逡次而不肯驱。

王夫之:迁,改也。

逡次,逡巡顺路而行也。

林云铭:次,止也。

却不卽行,以非其路,故有待。

:迁延逡巡,次于途路,勿驱策驰骤之。

假日须时,优游而进。

蒋骥:弭徐行,以俟时至而得遂其志也。

奚禄诒:假,音稼。次,跋舍也。

然心怀故国,且迁延却步,草止于野,勿急驱而进,聊于休假之日,以待还时也。

戴震:迁逡次,言但迁移,而逡巡次且不前也。

胡文英:今且勿驱而安行之。前之所以不遂者,或以不得其时,今且须其时日,或可行也。

刘梦鹏:逡次,进意。

假日须时,望造父之操也。

陈本礼:迁,延。逡,循。

次,趑趄也。此因媒路阻,言又难而诒,故欲另选美骥,更延良御,以求追踪灵晟,冀与美人必合。且嘱其辔勿廹者,恐觌面失之。皆爲思字描写。

胡濬源:迁逡次三字,重複得妙法,出《周颂》仪式则文王之典句。《骚》前后如此句法往往有之。

操辔勿驱,迟迟吾行也。

闻一多:迁读爲蹇。

一説犹迁延也。逡次犹趚也。《説文》:“,行趚也。”“趑趄,行不进也。”趚、趑趄一声之转,倒言之则曰趚。(《广雅·释诂》三:“竣,止也。”《穀梁》庄三年传:“次,止也。”又《左传》哀三年“外内以悛。”注曰:“悛,次也。”是逡次声近义通之验。)

黄孝纾:聊,姑且。假,读做暇。

此句説须时等候时机。

姜亮夫:逡次,複合词犹言缓顺次假日须时而勿争驱也。洪説迁逡爲一词,朱以逡次爲一词。细绎叔师説“使臣以礼得中和”云,则以“使”解“迁”,以“以礼”解“逡次”,以“得中和”解“勿驱”,义较允当。

则朱以迁训进,义不允。而以“逡次”连文则是也。《吴语》:“彼近其国,有迁”韦注:“迁转退也。

”又《尔雅·释言》:“逡退也,注:逡巡,却去也。”《后汉书·隗嚣传》注:“逡巡不进,与次训不前同义,朱熹《集注》,乃谓迁犹进也,逡次犹逡巡也,旣曰进,又曰逡巡,于理不通。”按逡次犹循次,卽今俗语所谓顺次之音略变也,顺次、依次、挨次,皆今恒言。

“迁逡次而勿驱”者,谓且前且却,依次而勿争驱也。按徐文靖《管城硕记》十七云:“按《后汉志》曰:‘摄提迁次,青移辰,谓之义。’孔氏《诗疏》曰:‘在天爲次,在地爲辰’贾公彦《周礼疏》曰:‘次,十三次也。’《左传》郑禆竈曰:‘岁不及此次也已’,皆是类也。此承上造父操驾,迁移逡次而勿驱,盖假日以须时,非止‘逡巡’之谓也”。説虽近巧会,而体其文理词气,则极精切,故附着之。

勿驱,戒其行之急也。须峕,卽须臾一声之转,须臾亦卽逍遥也;《离骚》“聊逍遥以相”,洪引一本作须臾;又《守志》“陟玉峦兮逍遥”,王注“须臾也”是。

四句承上车覆马颠及异路来,言车马虽已颠仆而异路,仍怀思未已,于是乃部勒骐骥之良马,而更易其驾乘;使良御造父爲余御之,迁延巡行,戒路勿驱,聊假借日时,以爲逍遥。(《重订屈原赋校注》)

马茂元:勿驱,不要快跑。

假日的假,与《论语》“假我数年”的假同义。犹言费些日子。须时,等候时机。上两句是説报仇雪耻,必须做好充分準备,待机而动,不能急于事功。

谭介甫:假日须峕,犹言延日待时。

苏雪林:屈原出门游览,行至半途,忽遘覆车之祸,身旣未伤,旅程未能中止,当然要再行安排一番,以便前进。“勒骐骥而更驾”者,不过找着几匹壮健驯良的马以之驾车,并非眞的有什麽千里马。造父也决不是周穆王那个良御,不过僱一个赶车经验丰富的御者罢了。

因前此驰驱太急,致有翻车之祸,这次当然要小心翼翼,慢慢地走。本来是散心遣闷之事,逍遥自在些不好吗?王逸不知这几文章并非象徵而是写实,只一味就屈原政治生活及政治抱负来发挥。

徐仁甫:“迁逡次”三字同义。

《吴语》“彼近其国有迁”,韦注“迁,转退也”。

与《尔雅·释言》“逡,退也”,《説文》“次,不前也”,义同。《楚辞》多三词同义复用:《离骚》之“览相观”,《天问》之“离散亡”,《哀郢》之“怊荒忽”,《九辩》之“超迢遥”,《招魂》之“静閑安”,《大招》之“揖辞让”,皆此比也。

朱熹《集注》谓“迁犹进也,逡次犹逡巡也。”旣曰进,又曰逡巡,自相矛盾,盖不知楚人多三词同义复用耳。

吴孟复:迁,《五音篇海》引《字林》:“登也。”屈原已决心走此“异路”,但他还要观察一下。后文有“观南人之变态”,可参证。

蒋天枢:假,借;假借我以时日。

须时,待其可以长驱前进之时。

王泗原:迁逡,双声兼叠韵字。

须,同,待。

何剑熏:洪兴祖以“迁逡”连文,是。

朱熹以“逡次”连文,非是。迁亦无进义。

但洪亦未尽协。迁逡当读爲缱绻,爲叠韵连词,盖古有是语,而无其字,故以音同之字书之。

故随处不同,此处作迁逡。《离骚》、《哀郢》则作蹇産,王逸《九思·疾世》则作紧絭,洪兴祖《注》:“紧絭一作缱绻。”实则一词。徐铉《説文新附》:“绻,不相离也。

”亦缠绵也。次当训止。“迁逡次而勿驱”者,言中心缠绵,不忍离去,故止而不驱也。

《左传·昭二十五年》:“缱绻从公,无通内外。”杨伯峻释缱绻爲坚决,亦是。(《楚辞新诂》)

汤炳正:聊,暂且。

(《楚辞今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