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教育出版社《楚辞集校集释下》第1709页(2820字)
【集校】:
洪兴祖: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
朱熹:弗参验以考实兮,迁臣而弗思。
黄省曾:弗参验以考实兮,臣而弗思。
明繙宋本:同朱本。
朱多煃: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臣而弗思。
汪瑗、毛晋:同洪本。
庄允益:弗参验以考实兮,迁臣而弗思。
。【集释】:王逸:不审穷覈其端原也。
放逐徙我,不肯还也。
汪瑗:参,谓反覆相参也。
如《易》“参伍以变”之参。
验,证也。考实,谓考察其事情之果有无也。《韩非》曰:“省同异之言,以知朋党之分;偶参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卽参验考实之説也。屈子尝自许曰:“言与行其可迹,情与貌其不变。”怀王苟一参验以考实,则屈子之忠见而谗人之欺得矣。
其如怀王之不寤何。远,谓久远也。迁,绌而放之也。
弗思,谓不念往日之好也。此篇作于初放之时。洪氏谓怀王十八年,复召用之,有使齐谏诛张仪之事,则此迁未爲远也。屈子以远迁弗思,而望怀王,何也?盖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屈子爱君忧国之心,实未尝有一日而忘乎楚怀者矣。
故才一迁放,遂以爲君忘乎己,其孟子“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之心乎?屈子之忠,于是乎爲至矣。
黄文焕:于是始之虚变而爲实,君不复参听而别求其实矣。
钱澄之:远迁是出之于外,不任国事,疏之非放之也。
林云铭:以吾所言,与彼之欺,参互考验,而贞谗之实自得,乃又不然,以蔽晦者深也。
旣疏之于外,又迁之于远,不思罚之当否,以含怒者久也。
蒋骥:弗思,不复忆念也。
屈复:忠与谗弗参互而考其实。
奚禄诒:汉唐以来,安置大臣,旨多中出,不付外朝参验矣。
君又不参验于君子,以究考端原,远放我而不三思也。
胡文英:弗参之舆论,而惟谗人之是信;弗验之行事,而惟影响以爲凭,则亦何从得其实乎?此追述旣绌之后,卽被迁放也。
陈本礼:不以谗言参互考验而遽信以爲实。
王闿运:迁臣,原自谓也。
怀王时未迁,据后言之。
闻一多:《亡徵篇》:“听以爵不待参验,用一人爲门户者,可亡也。”《八经篇》:“听不参则无以责下”。《诡使篇》:“今守度奉量之士欲以忠婴上而不得见,巧言利辞行姦轨以倖偷世者数御。据法直言、名刑相当、循绳墨、诛姦人所以爲上治也而愈疏远,谄施顺意从欲以危世者近。”
文怀沙:弗,不。
参验,比较考覈。考实,作实际的考察。
远,疏远。迁臣,放逐在外面的臣子。(《屈原集》注)
黄孝纾:参验,比较证明。考实,考察真相。
马茂元:远迁,指远迁江南。
杨胤宗:参验,证信也。远迁,指怀王时迁于汉北,顷襄又贬之陵阳,溆浦也。
吴孟复:屈原正命之前,回忆前事,断不能只言怀而不言襄。
蒋天枢:验,信也。参验以考其可信之情状。
迁,谪也。叔师训迁爲迁徙,遂爲后世“迁徙陵阳”説之依据。
“远迁”句有深痛,如其远迁后念及原之忠耿而赐环,又何至有今日“媒絶路阻”事。
王泗原:远,动词。迁,徙,作臣的定语。二句説闇君。
汤炳正:“参验”一词,是先秦诸子曾广泛应用的政治术语。其含义爲:对事物进行多方面的验证、比较、分析以断其是非真僞。尤其对赏罚问题,“参验”成了必不可少的手段。如《管子·明法解》云:“平吏之治官也,行法而无私,则奸臣不得其利焉,此奸臣之所以务伤也。人主不参验其罪过,以无实之言诛之,则奸臣不能无事贵重,而求推誉,以避刑罚,而受禄赏焉。”这段话不仅可以解释《惜往日》的词句,而且可以用以概括当时楚国怀、襄之世的政治局面。
举凡屈子之所以遭谗之由,靳尚等之所以谗屈之故,以及后来谗臣们之所以谀上行私、高官厚禄、并进而奉行其献媚强秦的外交路綫等等,都可以在这段话中得到解答。以此与《史记·屈原列传》参读,颇有互相补充之妙。
“参验”有时分用,如“验之以物,参之以人”(《韩非子·八经》);有时单用,如“故听言不参,则权分乎奸”(同上);“言无端末,辩无所验”(《韩非子·南面》);有时又称“参伍”,如“不以参伍审罪过”(《韩非子·孤愤》)。这其实都是上承管子学説而加以发挥的。《荀子·大略》曾云:“验之以近事,参之以平心”,又《成相》云:“听之经,明其请(情),参伍明谨施赏刑。”都跟屈赋所谓的“参验考实”是一个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这种“参验论”往往是跟名家“循名责实”的“名实论”结合在一起的。如《韩非子·奸劫弒臣》云:“人主诚明对圣人之术,而不苟于世俗之言,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是以左右近习之臣,知僞诈之不可得安也。”正由于“参验论”与“名实论”互相爲用,故屈赋“弗参验以考实”,以“参验”与“考实”联係在一起,决不是偶然的。物有似是而非者,不参验则无以辨其真僞,屈子曾多次致以慨叹。《战国策·魏一》载有魏文侯语西门豹以“就功成名”之术:“求其好掩人之美而扬人之丑者参验之:夫物多相类而非也,幽莠之幼也似禾,骊牛之黄也似虎,白骨疑象,武夫类玉,此皆似之而非者也。
”这段话,颇有辞赋家的意味,故録之以爲屈赋“参验以考实”的注脚。因爲“好蔽美而称恶”(《离骚》)的楚国谗臣,跟魏文侯所提出的“好掩人之美而扬人之丑者”正是一流人物。《惜往日》又云:“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这裏的“按实”与上文的“考实”是一个意思。而这裏的“虚辞”则又跟“按实”的“实”字是相对的。《韩非子·外储説左上》云:“故藉之虚辞,则能胜一国;考实按形,不能谩于一人。”使楚怀王而知此,则谗人不得逞,屈子不至流放矣!(《楚辞类稿》)〇迁,疏远。
(《楚辞今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