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楚辞集校集释下

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又以欺。

书籍:楚辞集校集释下 更新时间:2018-09-10 18:30:13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教育出版社《楚辞集校集释下》第1707页(2350字)

【集校】:

洪兴祖: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又以欺。

校语:一云:惑虚言又以欺。

朱熹:蔽晦君之聦明兮,虚惑又以欺。校语:虚惑,一作惑虚言。

黄省曾、汪瑗:同朱本。

明繙宋本:同朱本。校语同洪本。

朱多煃:同洪本。

毛晋:蔽晦君之聪朙兮,虚惑又以欺。

庄允益:蔽晦君之聦明兮,虗惑又以欺。

姜亮夫:此句指小人君而言,则作虚惑是也;若从一作惑虚言,则从楚君立説,与上句不相协矣。

。【集释】:

王逸:专擅威恩,握主权也。

戏弄,若转丸也。

朱熹:虚,空言也。惑,疑而之也。然犹畏之也,至于欺,则公肆诬罔而无所惮矣。

汪瑗:蔽,壅其聪也。晦,鄣其明也。

虚,本无是事而空言也,下所谓谗人之虚辞是也。惑,乱其君之心志也。

论语》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是也。

,谓使君用舍倒置,举动错谬也。欺,罔也。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是人臣之罪莫大于欺。谗人骋虚诞之浮説,惑人君之心志,人君之政事,甘爲欺罔而不辞,何哉?朱子曰:“虚惑,然犹畏之也,至于欺,则公肆诬罔而无所惮矣。”此二句责谗人之欺君,以申上章遭谗人而嫉之一句之意。

黄文焕:贞臣之治国用昭,谗臣之蔽君用晦。曰虚、曰惑、曰、曰欺,四者用,无弗摇之君矣。其始谗之,未敢便欺君也,聊爲虚言而已,虚言久则君暂以惑,至惑而君之所行乃多矣,君旣自,乃无不可肆吾欺也。虚惑欺四字叠得小人械多,君子气蹙。考实是破虚之捷诀,羣械虽多,主术原简,其如晠气志何?

钱澄之:虚惑是虚言其短,以疑其君至于欺,则造出罪欵,如所云:原伐其功。曰:非我莫能爲之类是也。

林云铭:以无爲有曰虚,以信爲疑曰惑。,错。

欺,诳也。旣以虚惑之见,国事于先,又以不当行之事,诳君而行之于后,无所不用其蔽晦也。

奚禄诒:虚惑,指进言时。

又欺,指平日。

与勿欺也,而犯之反对。由于此辈专权,蔽晦君之聪明,以虚词惑主,是玩弄以欺主矣。

胡文英:虚,不实也。使人自疑曰惑。

使人自差曰。使人两不知曰欺。以虚无之事告君,使君自疑,而以其前之所尽忠者皆爲不忠,又使之两不知其故,王与原皆堕其术中。原亦被疏之久,而始知其故,则已晚矣。

谗人真巧于蔽晦君之聪明哉。

刘梦鹏:此所谓君,指顷襄也。虚,僞也。

,蔽惑而国事。

又以欺者,党人前以虚僞惑怀王,而今又欺顷襄也。

陈本礼:见君本聪明,奈爲虚、惑、、欺四者所蔽。

闻一多:《韩非子·显学篇》:“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而据之者,诬也。”《姦弑臣篇》:“非参验以审之也……此幸臣之所以得欺主咸私者也。

文怀沙:蔽晦,遮蔽模糊。君,指楚王。聪明,听觉好爲聪,目光好爲明。(《屈原集》注)

黄孝纾:把真説成假,就是惑。

人。欺是欺骗。

姜亮夫:欺,言肆其诬罔,而无所惮。

茂元:君,这里是指顷襄王。

虚惑,叠字义近,与《离骚》“览相观于四极兮”的览相观同例。按:怀王死于秦国之后,“楚人旣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原“睠顾楚国,繫心怀王”更爲殷切,可是却引起了令尹子兰的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顷襄王也没有加以辨察,屈原就被迁逐。这是上官大夫又一次用“虚惑”的言词来欺骗君王,谗毁屈原,故云“又以欺”。

谭介甫:此斥张仪,靳尚利用郑袖骗王。

胡念贻:虚,妄语。

虚惑,言妄语惑人,使人信。

杨胤宗:蔽晦,林薄丛密,柯叶交蔽而弗得见曦月,此言谗佞姦邪,倾国弄权,蔽塞天聪也(兼怀襄二世)。

以上言谗臣之罪。

吴孟复:《九辩》:“何汜滥之浮云兮,猋壅蔽此明月。忠昭昭而愿进兮,然阴曀而莫达”。

云蔽月而阴曀,卽“蔽晦”之义。

蒋天枢:蔽晦,犹言蔽塞。虚惑,谓旣构虚词以惑君,又加之以欺妄。

王泗原:蔽晦,动词。虚惑连读,又以欺连读。

二句説谗臣。

金开诚:蔽,遮挡、遮蔽。

,耽、妨害。以上二句意思是:(那些谗佞之人)蒙蔽、遮揜了君王的视听,又以虚言迷惑君王贻国事,对君王进行欺骗。

汤炳正:虚惑,三字并列,用以强调谗臣的恶劣品质。虚,僞诈;惑,瞀乱;,荒谬。(《楚辞今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