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楚辞集校集释下

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

书籍:楚辞集校集释下 更新时间:2018-09-10 18:38:29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教育出版社《楚辞集校集释下》第1795页(4281字)

【集校】:

洪兴祖: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

朱熹:物有微而性兮,声有隐而先倡。

黄省曾:物有性兮,声有隐而先倡。

明繙宋本:同朱本。

朱多煃:同黄本。

汪瑗:物有性兮,声有隐而先倡。

毛晋、庄允益:同洪本。

。【集释】:

王逸:陨,落也。

言芳草爲物,其性微,易以陨落。言贤者用志微,亦易伤害也。倡,始也。

言谗言隐匿其声,先倡导君,使乱惑也。

朱熹:倡,音昌。言秋令已行,微物凋陨。风虽无形,而实先爲之倡也。世之治乱,道之兴废,亦犹是矣。

汪瑗:陨,落也。声,回风之声。风本无形,故只称其声,又曰隐也。先倡,言风虽无形,而实能先爲之倡,以挠万物,故回风起而蕙遂摇落也。

谗人之踪迹诡密,中伤君子,犹风无形而能殒物也。此章首句爲冒头,次句申言其悲也,第三句申言其摇蕙也,第四句申言回风也。然蕙之摇落,由回风先爲之倡,而心之悲伤,又因蕙之摇落也。

此章王逸专以谗人害贤者言,朱子之説,又推广其意,亦相通也。

大抵此章以蕙比君子之身,下章兰茝比君子之志也。蕙之品虽不如兰,其盛衰亦不甚相远,当蕙摇落之时,而兰茝恐亦将披离,不得独芳矣。

不过参错起兴,言回风旣起,蕙虽殒落,而兰茝独芳,犹谗人旣兴,而忠直之士身虽可杀,而志终不可夺也。非真劣蕙而优兰茝,读者当以意逆志可也。

彼天下之事,有倡则有和,如回风一起,而草随之披靡,若风爲之倡,而草爲之和者。故孔子言感应之机曰:“草上之风必偃。”然小人之倡害君子,而君子岂亦有所和哉?今以风先倡而物殒性,以比小人兴而君子害者,须以意会不可执其词也。

黄文焕:囘风者,从容囘旋之轻风也。

杀气旣至,轻风皆惨。不待劲风也,蕙带长而柔,此轻风之易见,故徵风首摇蕙也。因微知着,因隐知彰。虽未陨物之形,而已陨物之性。

暗中潜移,夺其质。霜降冰至,皆风倡先矣。

摇蕙四语,説得现前之景可伤。

钱澄之:秋风起,蕙艸先死,害气至,贤人先丧。物微指蕙艸,声隐指回风,衆艸未知,而蕙爲之倡。

王夫之:性,生也。风之初起,生于苹末,已而狂飘震蕩,芳草爲之摧折。谗人之在君侧,一唱百和,交蕩君心,则国是颠倒,诛逐无忌。

贞笃之士,更无可自全之理。故追原祸始,而知己之不可复生也。

林云铭:蕙之爲物甚微,形未枯而性已离;风之爲声颇隐,未飘于后而已倡之于先。

由微至大,由隐至彰,则受之者难当,而施之者已甚。

先几之人,此时必退步矣。

蒋骥:物,指蕙言。

方在摇蕙,故曰隐。倡者,倡秋时肃杀之威也。

愁放之士,涉秋倍伤,溘死之心,蕙而动,故赋其事以发端。

奚禄诒:可见天地之间,物虽微小,亦秉天性,因时变衰,则陨其性,如兰蕙惊秋,与萧艾同槁也。声虽无形,已有朕兆。衆窍怒号,则倡其先。

如风起青苹之末,盛于土囊之口也。下二句承上“回风摇蕙”来,却又推开一步了,以喻衆小人谤己也。

戴震:物不以微,而陨性或殊,以蕙摇落言也。声不息于隐,则开其先倡,知其终极,以回风之使人伤怀言也。

胡文英:履霜坚冰至。兰蕙,屈子所树。邪党欲绌屈子,亦必先去屈子所荐贤人,而后渐及于屈子也。

刘梦鹏:微而陨性,不必在大;隐而先倡,不必在显。其几已兆,其势必张,抚景兴怀,能无悲乎?

陈本礼:国破君亡,苟有人心,能不同声一哭?武关之入,昭睢谏不听。

是时楚必有先知秦之谋者,人言啧啧,无如楚怀不闻何?

胡濬源:智者见远,故心伤也。

王闿运:物,自谓也。言己与□国微矣,而王不我用,亦□陨性亏忠孝,致危也。

声,名也。沈死汨罗,声名翳如然。

先之所行已足倡导薄俗,又足自慰也。

徐英:以上借蕙兴起。

闻一多:性、生古同字,生犹今言生命也。《尔雅·释诂》:“窜,微也”,注:“微,谓逃避也。

”陨犹絶也。隐亦微也。

外传》六:“夫声无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文怀沙:所谓微物乃是指草木,草木的生性经受不起旋风。陨性就是陨生,也就是凋零的意思。声有隐而先倡,声有隐就是隐声,也就是指听不见的声音。

先倡,倡是开始的意思,先倡是指隐声的力量(指羣小暗中的活动)开始在先。(《屈原集》注)

黄孝纡:陨,伤害。声,指秋风。

倡,读做唱。

风,古人説是天籁,就是唱的注脚。这句是説秋声发动,从隐微转到响亮。

姜亮夫:物有句,卽指回风所摇落之物;盖秋风起则百草不芳,而百卉亦凋残矣。“物有微而陨性”者,其性本爲“兰蕙”,爲“芳草”之美,爲“灵修”之高远,然而被化于俗,“委厥美以从俗”、“背绳墨以追曲”,“从俗”、“追曲”而陨其芳质,不爲三后之纯粹,而爲桀纣之昌披,不爲昔日之芳草,而爲今日之萧艾。

俗也,曲也,皆事物之足以陨人良善之本性,使楚王“遂若是而逢殆”矣。此句就当前事象环境而爲言。

又按“物有微而陨性”句,下文云:“声有隐而相感,物有纯而不可爲”,微与纯相比,则微当爲媺之借,美也。又“物有纯而不可爲”之爲,亦当训僞,人爲之,非自然现象也。

声有隐而先倡,此与上句“物微陨性”爲比量。声者,声闻也,声闻者,非目见也。所闻异词,所传闻异词,故闻之视见爲隐微,然唱之则前乎其质,显于其事,此謡诼、谗説党人虚僞之词也。唱之于隐,则未有其实而先有其説,则谰言僞词尤诟,无不罪辜,此謇謇爲患,“余心之所善”、“溘死流亡”、“九死未悔”而始终不忍从俗,“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之,则余非不知博謇好修之患,本“不周于今之人”而愿依彭咸遗则,心之所仪,“前圣之所厚”也。

所以厚之者,盖厥志行耿介光大,不能忘怀于余心。(《重订屈原赋校注》)

茂元:倡,字同唱。

本义是始发歌,引申作开始的意思。

谭介甫:“物有微而陨性”句是爲“声有隐而先倡”的陪衬。因爲物虽微小而可以陨失生命如鸩毒之类,犹某种语言,中含隐匿之,常可爲世人的先导,如汉人谬谓彭咸、申徒抗迹投河,竟使屈原愿依其遗则而负石自沉。扬雄辞赋,气势蓬勃,不易了解。如此四句作爲开端形式,又可以照顾“乱辞”,贰章起句言彭咸,叁、肆章结句皆言彭咸,文意紧扣,脉络分明,惟第五章好像长江、大河,烟云浩瀚,一泻千里,不辨终始。所以只要抓住壹章,笼罩全篇,大开大合,可以驾舟有楫,驭马有缰了。

苏雪林:“物微”、“声隐”两句须连下疏解,始得真意。

杨胤宗:屈子至汨罗爲孟夏,其赋《怀沙》曰:滔滔孟夏兮,艸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

而《悲回风》,《惜往日》之赋也,殆是年之暮秋乎?夫秋风之肃杀,感凋落之可悲,物微陨性,天实爲之,蕙,香艸也,春夏盛茂,芳芬可人,孰知其秋之凋伤乎?故曰微也,微而不着也。或曰蕙艸微物耳,亦旣老而伤悲,其喻己身之芳洁也。有冤莫申,永郁结于心,故兴言而雪涕也。

吴孟复:物,承“蕙”言,但实爲泛指。

微,微故。以,因也。

(见《经传释词》)句谓:物有因微故而陨没其生命的。隐,微、微弱。先,当爲“近”字之讹。先,篆文作;近字,篆文作光,形近而讹。

《墨子》“甘井先竭”,先讹作近(见俞樾《诸子平议》),可证。倡,《太玄·注》:“盛也。”这句意谓:声音有的虽然微弱,却近于盛大。

这两句意谓:变化起于细微,观微可以知着。

诗人见“回风摇蕙”,而忧及国事。

蒋天枢:微,小也。

陨,自上坠落之称。性,生也。言虽微小物,自上陨坠亦可伤生。隐,谓隐约不着;倡,歌者倡于前,声虽隐约不着而已章闻于衆。

喻己在南方行动,或已爲秦人间楚者所詗知,因而有秦人取州事。此虽局部小事,将爲秦人进一步亡楚之先声。

王泗原:微,的借字,《説文》:“,妙也。”

何剑熏:姜释“微”字是。性宜假爲生。古生、性通用。

《诗·大雅》“文王蹶厥生。”马辰瑞《通释》云:“生、性古通用。文王蹶厥生,谓文王有以感动其性也。”《周礼·大司徒》:“以土会之法辨五方之地生。”郑玄《注》:“杜子春读生爲性。”《诗》与《周礼》生假爲性,此《辞》则假性爲生。

“物有微而陨生”者,言物有因其美而陨其生命者也,指上兰蕙之属言。(《楚辞新诂》)

汤炳正:这两诗[按,指本句及“声有隐而相感兮,物有纯而不可爲”一句。

]的句型是一致的。从修辞习惯看,前人多用之。如《文选》班固《幽通赋》云:“物有欲而不居兮,亦有恶而不避。”又如《文选》张华《鹪鹩赋》云:“夫言有浅而可以託深,类有微而可以喻大。”据此二例,则每句皆以相反之二义组成。如班赋“有欲”与“不居”,“有恶”与“不避”;张赋“有浅”与“託深”,“有微”与“喻大”,皆爲矛盾关係。

因此,《悲回风》这两诗句亦当如此解释,才合乎古人修辞习惯。前人之説极多,未能得其本义。

(《楚辞类稿》)〇物,指“回风”。隐,隐约。

先倡,先导。(《楚辞今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