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伯乐之善相兮,今谁使乎誉之?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教育出版社《楚辞集校集释下》第2114页(1477字)
【集校】:
洪兴祖:无伯乐之善相兮,今谁使乎誉之?校语:誉,一作訾。
訾,音赀,思也。亦通。
朱熹:同洪本。
校语:誉,一作訾,音赀。
〇誉,一作訾,相度之意也。又与上句“知”字叶韵,故当作“訾”爲是。
但下句两“之”上字不复韵,则又不可晓。故今且作“誉”,而四句皆以“之”字爲韵。
黄省曾:无伯乐之善相兮,今谁使乎訾之?
明繙宋本:同洪本。校语亦同。
朱多煃、庄允益:同黄本。
闻一多:朱子初谓訾训相度,于义爲长,又与知叶(按知訾亦祇韵近通叶,説详下),作訾者是。
继又见下文“得之”、“鄣之”相叶,理不可晓,遂不得不谓二“之”字爲韵,因以彼例此,又谓此文二“之”字亦自成韵,故誉亦无烦改作訾。按朱子后説非也。之字非韵,理无可易(凡句末有语助语者,皆以上一字爲韵,毛先舒《韵学通指》所谓“余声韵”是也)。下文“得之”、“鄣之”爲韵者,得乃将之讹(説详下),将与鄣韵也。此文本自作訾,“知之”与“訾之”,支、脂合韵。訾训相,见《吕氏春秋·知度篇》高注。
“无伯乐之善相兮,今谁使乎訾之”,“相”与“訾”爲互文也。王注曰:“后世歎誉,称其德也”者,訾又训歎(《汉书·礼乐志》注曰“訾,嗟歎之词也”),注乃以“歎誉”释“訾”字,非谓正文本有誉字也。后人不察,或援注中“誉”字以改正文,过矣。
王鏊本、朱燮元本、吉藩本、大小雅堂本并作訾,与一本合。
马茂元:誉,一作“訾”,思也。
于省吾:朱熹説:“誉,一作訾,相度之意也。又与上句‘知’字叶韵,故当作‘訾’爲是。但下句两‘之’上字不复韵,则又不可晓,故今用作‘誉’,而四句皆以‘之’字爲韵。”江有诰《楚辞韵读》谓誉“叶音夷”,“鱼支合韵”。又谓“鄣”字无韵。
闻一多《楚辞校补》谓“知之与訾之,支、脂合韵。”又谓“得乃将之讹(草书将得形近),将与鄣韵”。“将读爲奖”,“愿君留意而有以奖励己之忠行”。按朱説犹豫不定,最后以四“之”字爲韵,殊误。
江説则全非。
闻説有两点错误:一,支、诣本不相通。
“知”与“訾”古韵均属支部,并非合韵。二,“将”字不应读爲“奖”。
《诗·丞民》的“仲山甫将之”,毛传谓“将,行也”;《逸周书·祭公》的“以将天命”,孔注谓“将,行”。“将”训“行”,典籍习见。“惟着意而将之”,是説愿其留意而行之。若读“将”爲“奖”,以爲“奖励己之忠行”,则语意支离,显有不符。
。【集释】:王逸:骥与驽钝,几不别也。
后世歎誉,称其德也。
朱熹:相,息亮反。
王夫之:君无桓公之明,则谗人高张。虽知有屈子之忠者,亦不敢显言荐誉,而孤危亦甚矣。
则祸始于君之骄美伐武,恃城郭甲兵,而昧于保国之道。
胡念贻:“訾”有“相”义,又有“量”义。(《商子·垦令》:“訾粟而税。”《汉书·枚乘传》:“举吴兵以訾于汉。”注引李奇曰:“訾,量也。”亦即衡量、估量的意思),又有嗟歎义,相度甚高,因而嗟歎。
此处作“訾”字于义既合,又能押韵,当从一本作“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