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楚辞集校集释下

悲太山之爲隍兮,孰江河之可涸。

书籍:楚辞集校集释下 更新时间:2018-09-10 20:28:18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教育出版社《楚辞集校集释下》第2418页(523字)

【集校】:

洪兴祖:悲太山之爲隍兮,孰江河之可涸。

校语:隍,一作湟。

黄省曾、朱多煃、庄允益:同洪本。

明繙宋本:同洪本。校语亦同。

。【集释】:

王逸:隍,城下池也。

《易》曰“城复于隍”也。涸,塞也。

言太山将頽爲池,以喻君且失其位,用心迷惑,过恶已成,若江河之决,不可涸塞也。

洪兴祖:《説文》:城池有水曰池,无水曰隍。

涸,乎固切,水竭也。

徐仁甫:两句平列,互文见义。

言君执操不固,则太山爲隍,江河可涸。悲字顺冒下一句,言悲太山之爲隍兮,悲江河之可涸。

孰犹何也(《离骚》“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何孰互文可证),责怪之词,何字倒贯上一句,言何太山之爲隍兮,何江河之可涸也。《九章·抽思》:“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九辩》:“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何曾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扬?”“悲”“何”互文,句法与此相同。可见王注之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