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天文观测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11-16 22:15:53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485页(3617字)

由于水蒸气、二氧化碳和臭氧等大气中的少量气体吸收红外线,使得来自宇宙天体的远红外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如果要接收来自天体的远红外辐射,必须把仪器送到大气层以外,放在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火箭和高空气球上观测。因此红外天文属于空间天文范畴。

1800年英国赫歇尔(Herschel)在观测太阳光谱时,偶然发现了红外线。如果说这也算是初始的红外天文观测的话,那么已将近200年的历史了。但是红外天文,特别是远红外观测的兴旺,是在人造卫星上天以后的事。如果回顾历史,有意识的红外天文观测是1869年美国的罗斯(Rosse)第1次在90cm直径的望远镜上观测月球的红外辐射。

后来,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到1939年才成功地进行了月全食的红外观测。在这段漫长的空白时期,虽然也有人进行过红外观测,但由于技术上的困难和理论的不完善,都没有获得象样的结果。

而这次观测,记录到月食的全过程,月面温度变化达170℃以上,从而证明月球表面没有大气,而且还推算出月面物质的导热性能。

但这些都仅在近红外波段,在波长大于14μm的远红外,几乎都被地球大气吸收。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家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如何解释热辐射体的光谱能量分布。当时经典物理在解释这个问题时,遇到了困难。

1860年基尔霍夫(Kirchhoff)提出:当温度一定时,任何物体的发射率和吸收率相同。也就是说,一个好的热吸收体,也一定是一个好的热辐射体。

1894年出现了维恩(Wien)定律,他认为物体的绝对温度与辐射能量的峰值波长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可惜这个规律只与低温时短波段实验数据相符。1900年瑞利(Rayleigh)导出了与高温时长波段实验数据相吻合的表达式,它可以描述为:物体表面的辐射能量与绝对温度成正比,与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遗憾的是按此式推算,能量随波长的减小而无限止的增加。

因此,人们开玩笑地称这个规律叫“紫外灾难”。

1900年10月19日,德国普朗克(Planck)发表了论文,并公布了他着名的普朗克公式,这才解决了所有波长和温度范围的热辐射体光谱能量分布问题。

到20世纪初爱因斯坦(Einstein)建立了量子论。如果将普朗克公式的能量辐射从零到无穷大的波长积分,就得到黑体辐射定律,即黑体辐射的总能量与它的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至此,红外辐射的光谱能量分布理论解决了。但红外辐射本身的物理机制还不完全清楚,这不影响红外技术的发展。

20世纪40年代后,制成了各种光导型红外探测器,1947年开始用于天文观测。60年代起,红外天文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红外辐射是一种热辐射,来自天体的红外辐射是非常微弱的,背景噪声比讯号大得多。因此,接收天体的微弱讯号,就等于在的大海噪声背景中去捕捉一条小,并测量其大小。

为了要在强背景中选出弱讯号,红外技术都采用调制技术和低温致冷。

地球大气的吸收和散射,使地面上的红外天文观测受到限制。

但波长大于5μm,大气散射是次要的,而大气本身发射要大得多。因此,大于5μm的红外天文观测,白天和晚上都一样。

就整个红外波段,大气的吸收是主要的,其中以水蒸气、二氧化碳和臭氧吸收最为严重。但是,也给我们留下几个近红外的小窗口,波长为1~2.7μm,3~5μm,8~14μm以及16~22μm可少量通过。

实测表明,在28km以上高空,上述3种成份的吸收大大减少,可以观测到25μm的远红外。大约35km以上,可以接收到100μm的远红外。

因此,许多远红外观测,都在飞机、探空火箭和高空气球上进行。特别是高空气球,虽然它是已有200多年历史的古老工具,但在航天时代的今天,人们还是大量使用这种工具。主要原因是:气球比人造卫星便宜;发射、控制和回收技术,相对比卫星简单;对远红外观测一些高能天体和高空大气物理来说,气球高度已可做许多研究工作;卫星载仪器,可在气球上预演。

今天的高空气球比200年前当然大不相同。

不久前的记录是:球体大到140万m3,载重达5t以上。飞高记录为52km,飞行时间长达762d。

利用现代化的高空气球,进行红外天文观测,开始于1964年,一个载有30cm口径的望远镜和红外光度计的气球仪器吊仓,飞高26.5km,观测了金星的红外光谱;另一个名叫“同温层望远镜”的91km望远镜,对6个红巨星以及木星、月球进行了光谱观测。这两次初具规模的观测,开创了近代高空气球红外天文工作的先例。

第1次远红外高空气球观测,是由德国霍夫曼(Hoffman)在1969年做的,球载望远镜口径30cm,在波长100μm的远红外波段对银河中心进行了观测。为了使背景噪声尽可能低,不仅探测器要用液氦致冷到4K,甚至更低,就连光学系统也要致冷到4~10K左右,才能接到宇宙天体的微弱的远红外讯号。

1983年1月25日由美、英、荷兰3个国家联合研制的远红外天文卫星(IRAS)”发射成功,是红外天文技术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卫星上装有一架致冷到10K有效口径为57cm的红外望远镜,4个致冷到2K的红外光度计,波段分别为12μm、25μm、60μm和100μm峰值波长以及一台波段从7.7μm到22.6μm的低分辨率光谱仪。

在105Pa的液氦沸点为4.2K,要使探测器降到2K,必须使液氦在低于105Pa下工作,这就要有一个特制的装置,使液氦慢慢向太空的真空中流失。预计7个月流失完,实际工作了10个月。

在此以前,卫星远红外观测的探测器,只致冷到12K左右,这个卫星致冷低到2K,讯噪比提高了2个量级。另外,红外源的温度愈低,辐射出的波长愈长,即愈是远红外。

红外天文卫星最困难的关键技术,在于它必须在太空无人的条件下,实现主要仪器接近绝对零度下工作,因此,红外卫星的研制工作长达10年之久。

IRAS卫星的轨道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圆形轨道周期为103min,高度900km。轨道岁差为每年360°,与太阳同步。发射时间的选择是使卫星进入“晨昏轨道”(twilight orbit),即卫星沿着地球的昼夜分界线运动,这可使卫星尽量少的进入地影,同时可对天空任何区域观测。

这样,轨道缓慢进动使望远镜的指向永远与太阳方向成直角;而与望远镜筒平行安装的太阳能电池帆板永远对向太阳。

IRAS卫星以前所未有的巨大能力,在4个波段扫描观测了25万颗远红外天体,并记录了5600多个源的低分辨率的光谱。

它用100μm的探测系统,揭示了被尘埃和气体遮住的银河中心的细节,也观测到宇宙背景辐射。在太阳系内还发现了5颗彗星和5颗小行星。

特别是发现织女星周围正在形成“太阳系”,织女星周围的大量大于几个毫米的尘粒,将来将形成行星。类似织女星的情况,被IRAS卫星探测到50多颗。

【参考文献】:

1 Richard D.Hudson J R. Infrared System Engineering. John wiley and sons,INC,1969

2 Setti G,Fazil G. Infrared Astronomy, Proceedings of the NATO Adveanced Study Institute, held at Erice, Sicily.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1977,7:9 ~ 12

3 IRAS, Explanatory Supplement, R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shington, D. C, 1985

4 邹惠成,徐春娴,等.可见光外天文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5 Nogrchi K.Publ Astron Soc,Japan,1990,42∶419

(上海天文台邹惠成副研究员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