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震颤麻痹的研究进展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215页(2862字)
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氏病,属中医颤证、震颤、颤振、振掉、痉证范畴。
西医认为其病变在黑质及黑质纹状体通路,主要特征为震颤、肌肉强直、运动障碍。据1986年中国29个省、市117个点调查,其患病率为14.610万人,多为中老年人。
随着中国人口增长,患病人数将逐渐增多。西医对本病虽有疗效,但不易巩固,更不能控制病情的自然发展,且常因药物副作用严重而被迫停药。
运用中医药及针灸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病在《内经》中并无明确记载,但《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掉”,即与本病有关,说明此类疾患多属于风象,病机属肝,并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遵循。
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曰:“颤,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
其症“壮年少见,中年之后始有之,老年尤多”。
清代张石顽《张氏医通》有颤振之名,认为本病主要由风、火、痰为患,并按脾胃虚弱、心气虚热、心虚酿痰、肾虚、实热积滞分别立法处方。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工作者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许多学者认为本病系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标实为风、痰、瘀、火。王永炎概括标实为内风、瘀血、痰热。
宰春和根据本病主症是震颤和肌肉强直,认为证属肝风。肝之阴血不足,无以养筋;肝木克土,痰浊内生,脉络瘀阻;肾阴不足,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均可导致本病。王端义认为本病初期往往病因病机较单纯,或风,或痰,或瘀等标实为主,或肝肾阴虚,或气血两虚等本虚为主,治疗效果也较好。后期往往虚实寒热错杂,阴阳失调,且多久病入络兼有血瘀,治疗效果也较差;同时本病也伴有肝郁,值得注意。
中医药治疗,临床较多采用辨证分型方法,如王永炎等分为气血两虚、血瘀风动;肾阴不足、血瘀风动;痰热风动等3型。使用相应药物治疗35例,治愈1例,显效11例,进步15例,有效率77.2%。潘澄濂将本病分为水不涵木,肝风内动;风痰阻络,肢节颤痹;心神虚弱,意识迟钝3型。另有以一方为主,随证加减者。如任光星自拟熄风汤(天麻、钩藤、全蝎、洋金花、蜈蚣)加减治疗因应用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震颤麻痹综合症58例,治愈47例,有效9例。
任氏还用上述中药治疗35例,并与服安坦的38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中药组治愈29例,显效5例,无效1例;安坦组治愈12例,显效17例,好转3例,无效6例。李人范等用复方白芷注射液(白芷、藁本、四两麻),也取得显着效果。此外,因本病属疑难病,患病率相对较低,故长期以来个案报道颇多。
从个案报道的资料中,亦反映出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大体可归纳为下列两类:(1)肝肾亏虚,虚风内动。从用中医药治疗的27篇个案报道来看,认为本病属肝肾阴虚者最多,约占一半以上;方用大定风珠加减或六味地黄加减,也有用地黄饮子加减或真武汤加减者。(2)气血亏虚、挟风挟痰。
对气血俱虚者,用益气养血熄风法,或养血活血熄风法,还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者。亦有中西医并用施行治疗者,认为这不但可以减少西药用量,降低西药的副作用,而且能提高疗效。宰春和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2例(其中3例单服中药),中医采用分型治疗,肝阳不足,虚风内动者用一贯煎合羚羊钩藤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者用通窍活血汤或逍遥散;气血两虚,脉络瘀阻者用归脾汤合补阳还五汤;肝肾不足,脾虚湿重者用杞菊地黄汤合香砂六君汤,均取得较好疗效。
陈湄用腹蛇抗栓酶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也取得较好的成绩。与此同时,对某些治疗本病有效的中药进行了一些药理研究。
关于厚朴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日本学者研究较多。小川钦一认为厚朴可缓解本病的肌强直症状。渡边等对含有厚朴的有效处方进行动物实验,证明具有中枢弛缓作用,还有中枢性多巴胺作用。刘德英指出,药物实践表明,当归中的正丁稀酰内脂有较强的抗乙酰胆碱作用,寄生中的广案生甙、白芍中的白芍甙、钩藤中的钩藤碱等均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针灸治疗本病同样有着较好疗效,且见效迅速,近年来报道逐渐增多。秦亮甫用体针治疗30例,取穴四神聪、风池、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均泻)、太溪(补),有效率80%。王学成用深刺哑门、风池、大椎为主,配身柱、筋缩、攒竹、百会、四神聪等穴。哑门针刺向下颌方向直刺不捻转,进针4~6cm;病人有触电感就出针,共62例,全部有效。
用头针治疗本病,杨秋影取舞蹈震颤区为主,头部震颤重者加运动区下2/5,肢体震颤重者加运动区上1/5或2/5,捻转法,1日1次,治疗28例,有效率90.3%。中医研究院针灸所取运动区(顶颞前斜线)治疗本病23例,有效率82.6%。
贾怀玉等用头针取顶颞斜线,上肢震颤或强直者用该线中2/5;下肢震颤或强直者用该线上1/5;头部震颤重者用该线下2/5,并可配合顶枕线上1/4;言语不清、流涎、吞咽困难者用该线下2/5和额中线。以上皆可配顶中线,用抽气法,行针时配合主动活动及被动活动,治疗25例,有效率88%。
中医治疗本病较单用西药有很多优点,但目前尚属摸索阶段,治愈率及显效率尚不甚理想,疗效评定标准极不统一,远期疗效未很好观察与解决,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今后要建立统一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加强前瞻性研究的科研设计,设立对照组和观察指标,在突出中医特色、提高疗效的基础上,使辨证论治规范化,研制出系列中成药和方便有效的针灸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1 史荫绵,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79,(2)∶22
2 宰春和,等.上海中医杂志,1981,(5)∶16
3 王永炎,等.中医杂志,1986,(8)∶22
4 [日]代水岛宣昭.现代东洋医学(临时增刊号),1986,7(1)∶135
5 杨秋影.针灸学报,1988,(1)∶20
6 秦亮甫.上海针灸杂志,1989,(3)∶18
7 陶怀玉.中国针灸,1989,(5)∶17
8 任光星.山东中医杂志,1990,(2)∶21
9 王克勤.中医药研究,1991,9(2)∶35
10 贾怀玉,等.山东中医杂志,1992,(3)∶27
(北京针灸骨伤学院王端义教授、陈利国主治医师、山东东明县人民医院贾怀玉主治医师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