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胃下垂的研究进展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225页(3316字)
胃下垂是指在X线检查中发现胃的位置低于正常,胃小弯在髂嵴联线以下者。
胃下垂常与肾下垂合并存在,亦可为内脏下垂的一部分。多见于形体瘦弱的病人或经过多次腹部手术者、经产妇、慢性消耗性疾病卧床少动者,因膈肌悬吊力不足,膈胃韧带、肝胃韧带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致使胃的位置向下垂堕,严重者胃的下缘在站立时可达盆腔。
胃下垂在中医学称“胃缓”“胃下”。
《灵枢·本藏》载:“脾应肉,肉坚大者,胃厚;肉么者,胃薄;肉小而么者,胃不坚;肉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
肉不坚者,胃缓……”说明胃缓、胃下多见于肌肉瘦薄与身形不相称之人。后世文献论述的“痰饮”、“癖囊”、“胃脘痛”等病证亦可能包括本病。
大多数医家认为体质虚弱、中气下陷是本病的关键所在。但临床不乏虚实夹杂之候。1985年,张桂明认为胃下垂为本虚标实之证,以阳气亏虚为本,痰饮停留、气滞血瘀为标,主张将本病分为脾胃阳虚、中气下陷、脾阳虚弱、瘀血阻滞四个证型。同年,黄柳华亦认为既往都将胃下垂按中虚下陷辨治,疗效有限,提出应按中医整体理论辨治。在辨证中一要审虚实,胃下垂患者常呈现脾虚不运与气机阻滞并见的虚实夹杂之候,治宜通补兼施,补气与行气并用。二要辨气血,胃下垂患者在不同程度上多有瘀血阻络的表现,但应辨是气滞致血瘀,还是气虚致血瘀。
三要察润燥,胃下垂病人若见脉濡滑、苔厚腻、腹胀肠鸣漉漉有声,乃脾虚不运,津停为湿,治拟益气健脾、化痰利湿;若舌红少津,苔净或花剥,脉细数,呕逆烦心,口干便约,乃津亏内燥,胃阴受伤,胃失濡养,须养阴和胃,清滋柔润。四要衡升降,胃下垂病人多表现有脾胃升降失调,出现脾气下陷、胃失和降之脘痞腹满下坠及嗳气不舒之症,治当升降并举,通补兼施,达到补而不滞,通无损伤。
中药治疗胃下垂大致有:(1)益气升阳法:适用于脾虚气弱、清阳不升之证。
凡见纳差脘胀,肌肉瘦削,腹胀下坠,大便稀溏、滑脱,或有气虚脱肛者,应予健脾益气、升阳举陷之剂,以补中益气汤为代表方。1974年,邹志生报道用补中益气汤加山楂、郁金、枳壳、鸡内金煎服,治疗胃下垂共103例,痊愈54例(52.4%),显效25例,(24.3%),有效22例(21.4%),无效2例(1.9%);随访21例,时间为2~4年,均未复发。1988年,许永顺等用调气益胃汤(柴胡、白术、白芍、茯苓、枳实、党参、山药、黄芪、生麦芽、炒葛根、桂枝、炙甘草)治疗50例,痊愈18例(36%),显效26例(52%),有效4例(8%),无效2例(4%),总有效率96%。
1990年,陈文第用补气养胃汤(黄芪、党参、白术、升麻、甘草、黄精、首乌、当归、佛手、红木香)治疗34例,痊愈26例(76.5%),有效8例(20.5%),无效1例(3%),总有效率97%。(2)温中化饮法:适用于脾阳不足而痰饮内停者,症见神疲面,形寒肢冷,呕吐清水痰涎,脘腹痞胀而腹中沥沥有声、舌质淡白,苔白腻,脉沉迟等,可用苍术丸或苓桂术甘汤、温中化饮汤治疗。1990年,陈勇报道用温中化饮汤治疗脾胃阳虚、痰饮内盛之胃下垂30例,方由吴萸、干姜、党参、大枣、桂枝、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制半夏、旋覆花组成,痊愈13例(43.3%),有效15例(50%),无效2例(6.7%),总有效率为93.3%。(3)活血行瘀法:适用于因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日久而致气机阻滞血行不畅者,或因气虚而血瘀,或因胃阴不足、胃络失于濡润,而致血行涩滞者。
局部胀坠疼痛,或伴有舌质紫暗,为兼夹瘀血之特征,均可应用活血行瘀药物,并据情配合健脾益气、理气止血及滋阴养血之品。史载祥及黄柳华等认为胃下垂是由于胃本身形态及位置的明显改变,牵引、扭曲及压迫血管,使胃壁静脉回流发生障碍,加之对周围脏器的机械性挤压而发生血液瘀滞(相对性缺血)。
治疗时加入化瘀通络药,如莪术、川芎、红花、生山楂等,可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并引张锡纯《衷中参西录》“莪术与参、术、芪诸药并用,大能开胃进食、调和气血”,“性非猛烈而建功甚速”作为依据。1979年,史载祥报道以单用补气升陷药组21例与补气升陷加化瘀通络组28例相比较,疗程1~2月,据治疗前后胃肠钡餐检查结果对照,加化瘀通络药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前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差异。1986年,刘福生报道用益气祛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胃下垂27例,方由黄芪、党参、白术、当归、莪术、桃仁、红花、升麻组成,结果痊愈12例(44.4%),显效8例(29.6%),有效4例(14.8%),无效3例(11.6%),总有效率为88.9%。1988年,陈勇报道用养阴活血汤治疗阴虚血瘀型胃下垂32例。
该方由沙参、麦冬、生地黄、玉竹、白芍、枳壳、党参、红花、桃仁、当归、炙甘草组成,结果痊愈14例(43.8%),有效16例(50%),无效2例(6.2%),总有效率为93.8%。
针灸、推拿、气功等对胃下垂亦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1979年,邵经明等用针灸治疗胃下垂20例,结果痊愈7例,显效4例,好转7例,无效2例;选穴:中脘、足三里、胃上穴。1980年,殷晓明报道针刺建里穴(同时刺入双针)治疗胃下垂82例,结果痊愈41例,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3例。
1988年曾英书报道,穴位注射治疗胃下垂46例,结果显效38例,有效5例,无效3例;选穴:脾俞、肾俞、足三里、胃上、提托穴(上脘和中脘之间的中心点)、健胃穴(足三里下5分处)、肾俞及中脘穴,注射液用VitB1100mg加10%葡萄糖水至8ml或胎盘组织注射液至9ml,每穴注射1ml,快速进针,得气后速推药,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1987年,罗志瑜等报道治疗胃下垂的推拿方法有:(1)患者仰卧,先用一指禅推法或揉法于鸠尾、中脘、天枢、气海穴操作15min左右,接着在腹部沿逆时针方向使用托法治疗,然后在中脘部用手掌振颤法按足三里穴。(2)患者取坐位,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等穴。与此同时,每日可配合作胃下垂保健操以锻炼腹肌。
本操共6节:仰卧,两下肢轮流直腿抬高;仰卧、收腹,两下肢一起直腿抬高;仰卧蹬腿;仰卧抱膝;仰卧起坐;仰卧屈膝抬臀。每节作10~15次。每日早晚各作操一次。1988年,赵宝峰报道治疗胃下垂的主要气功功法为内养功法,卧式为主,仰卧、侧卧也可。开始练功时可采用尾高式,即臀部垫高,或将床脚垫高5~10cm,有助于升高胃的位置,以加速取得疗效。症状减轻或消失后,可适当辅以坐式,每日练功4~6次,每次30~60min,坚持日常工作的患者,每日可练2~3次,每次30~40min,以3次饭后练功为宜,配合全套保健功,下功后可配合行步功、太极拳等。痊愈后每日应早上坚持练功一次。
。【参考文献】:
1 邵经明,等.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79,2∶28
2 殷晓明.浙江中医杂志,1980,5∶212
3 张桂明.浙江中医杂志,1985,4∶151
4 黄柳华,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4∶13
5 刘福生.湖南中医杂志,1986,4∶11
6 许永顺,等.山东中医杂志,1988,5∶14
7 陈勇.广西中医药,1988,2∶13
8 曾英书.湖北中医杂志,1988,1∶48
9 陈勇.山西中医药,1990,3∶21
10 陈文第.山西中医药,1990,3∶29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杨炳初主任医师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