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近集与车贝雪夫集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1 01:51:55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62页(4588字)

逼近论最早是1854年车贝雪夫考虑连续函数用n次多项式最佳一致逼近。

20世纪20~30年代经过F.Riesz、Kirchberger和Borel建立了存在性、唯一性、包含0特征性定理,及J.W.Young、V.Poussin和Haar等人的交错性特征定理,确立了Haar条件。此时,一方面平均佳逼有着名的Jackson唯一性定理,60年代起开始统一到考虑赋范空间(或度量空间)一点到某个集G的最近距离问题,开始了泛函逼近论,产生了可(逼)近集(即存在性集)、车贝雪夫集(即存在唯一性集)两种重要概念。

除紧集外,Riesz的有限维空间本征首先提供一类重要可逼近集。R.C.James到1972完全解决了自反空间的本征是它所定义连续线性泛函都有极大元,从而它的闭子空间都是可近集,此期间1960年R.R.Phelps的卓越工作首创了唯一性的对偶理论。

X的闭子空间G具(U)性等价于X*中是车氏集,而G可近且具(U)性则推G是车氏集,但一般非等价。V.Indumathi 1987年沿对偶思想获得有极大元与G可近性的种种关系。

对超平面说,它可能是不可近的,其例子I.Singer、A.L.Garkavi都发现过,N.V.Efimov1961年引入近紧性及闭囿紧性,二者是介于紧性与可近性的。1964年Singer指出可近未必近紧,近紧未必囿紧。

近紧性深入研究见潘文熙1989和1991年的文章,一向难回答近紧集本征是什么,于1975年Koshev获知一致凸空间中,G近紧等价于G可近,度量投影PG紧像且1,s,c。超平面ψ-1(c)…的可近性等价于ψ有极大元。

但此命题推到有限余维m≥2情形是否成立?1982年F.Deutsch指出ψ1,……ψm极大元存在仅是必要而非充分,1985年L.P.Vlasov找到有限余维G可近性的等价条件,乃Ux+G是闭的(Ux-单位球),也等价于Ux/G闭。对闭凸集,则自反空间固然保证它可近性,但非自反空间仍是难题。

实例空间C(Q),l1,L(Ω)等可近子空间研究以70年代Garkavi、Phelps与Singer1974年工作为代表,还有R.HolmesB.Kripke、J.Blatter。1983年R.Khalil与W.Deeb研究了Lp中可近集,对X中取值的空间C(Q,X),Lp(μ,x)最基本问题是提升性即子空间Y和X中可近是否导致Lp(产,Y)在Lp(μ,x)中可近,K-D.二人已着手研究Lp(μ,Y),对于C(Q,Y)A.Kamel于1986年找到了例子C(Q,Y)于C(Q,X)中不可近,且X有限维,Kamel的系列工作是与算子空间逼近问题联系进行的。

此外,1988年矫恒利研究了L(μ,Y)。

可近性一个难研究问题是传递性,一般并不具备。

1971年W.Pollul首先用可近传递性表征自反性,1987年Indumathi引入Pollul空间P(n),即X合乎于M可近,M于X可近,且dimX/G≤n则G于X可近,表明一定良好传递性。例如Co,遗憾的是无限维C(Q)与L1(μ)都不是P(2)空间。

这方面工作可说是James工作的深化。

人们关注另一问题是给两个可近集F,G,何时才使F+G是可近集?Repess-Cheney1982年用了G中一个弱紧性条件推F+G可近。

M.Feder1987年首先在Co中找到反例,但F+G闭。正命题:B空间中子空间F,G一个可近。一个自反,F+G闭,F∩G有限维,则F+G可近,P.K.Lin1989年肯定了F∩G有限维条件可不需要。对F∪G,F∩G可近性等远远未有人研究。

对C(Q),Q=S×T,S,T紧,1951年Diliberto-Strauss已确立C(S)+C(7)在C(SXT)中是可近集。这问题实即多元函数用较少元函数的组合最佳逼近存在性问题。进一步问C(T)何时闭集G+H在C(S×T)可近?一般地G.Aumann1959年已造出反例。而Repess、Cheney 1980年研究正面结果是:当G,H是有限维子空间;到G,到H的度量投影一个连续,一个Lip的,则是C(S×T)中可近的余子空间。

与可近性研究同时,尚有两个问题,即双偶可近性(p.b.性,Proxbid)及极不可近性。前者即X在X* *中可近性。

最早1960年J.Blatter的长文章论述C(Q),Co,L1(产)(μ正测度)都具p.b.性。1986年K.R.Davidson企图证明PAP(投影逼近性)空间X可以改等价范数使X于X* *极不可近。

遗憾的是他那通过Co为线索的证明被王慕三和王建华1991年的文章指出错误,而且举出了反例。

不过改范数的研究日渐重视。

车氏集方面,1960年Phelps的对偶理论已涉及到。而实例空间,如C(Q),L1判定其中G车贝性有Singer1970年的书最详尽。

分G有限维、有限余维、及一般子空间逐一详尽,但显得琐碎。还有Garkavi工作。若结合空间条件,自反严凸空间中任意闭凸集是车氏集且此性质表征该类空间。利用对偶,知光滑空间表征,是比如1≤n≤dimX-1,n维任意的每个子空间具(U)性。

Singer推广到(k+1)严凸性则相应于k半车氏子空间(特别k=0),O.Kroó1984年解决了Cγ[a,b]中n维G为车氏集的本征问题。在研究有限维G为车氏集时,1970年Ault、Deutsch、Morris和Olson引入内插子空间,它一定是车贝的,甚至强车贝的,而在C(Q)而言,正好是Haar条件。

车贝集一个根底问题是各种空间中,各种结构的车贝子空间(非平凡)是否存在?1956年着名的J.Maihuber定理指出C(Q)中存在维数n≥2的车贝子空间必须Q同胚于圆周一子集。所以C([a,b]×[c,d]中n≥2维Haar组就不存在。

沿着M定理有1973年Henderson、Ummel考虑Q局紧情形。1982年Brown、1985年Mc Cullough、Wulbert给出了M定理的新证明。1964年Makovoz研究C(Q)中余维n车贝集存在条件,Phelps与Garkavi研究L1(μ)空间,竟在很常情况下,比如无原子,则n维车贝子空间不存在,除非有≥n个原子。余维n存在性恰好条件相同。

就L(μ)而言,n维车贝子空间总是不存在,余维m都涉及有无≥m个原子。Singer1969和1974年建立两个例子,Co中的凡有限项以外为0的数列全体X0,则X0中不存在任何车贝子空间,但可分空间反例无人建立,存在众多未解决的问题。

B.空间是否必存在余维m的半车贝闭子空间?自反空间必存在余维m≥2的车贝或可近子空间吗?(自反空间必存在车贝超平面)。自反空间必存在一维车贝子空间吗?(若一维存在,2,3,……维必亦然)1970年Ewald、Larman和Roger指出若XN维,则低维车贝子空间必存在。

虽然通过Krein-Milman端点公式可推B.空间必存在半车贝闭超平面,但车贝超平面仍未解决。又空间什么本征,使有限维(或有限余维)车贝子空间存在?就C[a,b]中,是否存在无限维又是无限余维的车贝子空间亦未解决。1984年Sastry和Srinivasan研究存在的车贝超平面相应的ψ有多少,是否于Sx′中绸密。

着名车贝集凸性问题,至今未彻底解决。

最早1934年Bunt及Motzkin证出欧氏空间中车贝集必须是闭凸集,1961年Klee提出猜想Hilbert空间中车贝集可能必须是凸的或至少是太阳集,Vlasov1961年回答了B.空间中近紧车贝集必是太阳集,因而有限维空间中车贝集必是太阳集。

但仍未解决是否凸集,但加设了光滑空间则凸性肯定。1976年C.B.Dunham找到了C[0,1]中车贝集非太阳集。1987年G.Johnson找到了某实内积空间(非完备)中一个车贝集而非太阳集,故此,基本上否定了Klee猜想,但Hilbert空间如何,还未完全解决。

此外,Vlasov也获知光滑空间中的可近集,则太阳集等价于凸集。又1958年Efimov和Stechkin最早曾证明光滑空间中近紧车贝集是凸的,故此其全面推进Vlasov的工作。

Efimov和Stechkin(1963)首先研究殆(almost)车贝集G,即X到G有唯一佳逼元,这样x全体UG是残集。

类似定义殆可近集。

对闭集(不设凸)逼近打开了研究的大门。他们(及1964年Garkavi)首先证明一致凸空间中凡闭集是殆车贝的,而(LUR)空间中闭集G,则UG是稠密集。

1977年K.C.Lau的一系列工作改进到(LUR)兼自反空间中闭集是殆车贝的,而自反兼(H)空间中闭集是殆可近的。1976年M.Edelstein找到自反兼严凸空间中某闭集G却不是殆车贝的。改设(LUR)同样被否定。60年代Garkavi考虑C(Q)中的殆车贝集。1984年M.Bartele-D.Schmidt找到C(Q)中有限维子空间是殆车贝集的等价条件,用PGLip性表征之。1990年Schmidt研究了C(Q)中L′范数佳逼近的殆车贝集。

而“殆”方面工作已与PG连续选,强唯一性等发生了联系。

【参考文献】:

1 Singer I. Best Approximation in Normed Linear Spaces by Elenents of Linear Subspaces, 1970

2 Blatter J. Mem,AMS, 1972,120:1 ~ 121

3 Singer I. The Theory of Best Approximat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SIAM,Philadelphia ,1974

4 Deutsch F. JAT ,1982,36:226~236

5 潘文熙.全国第3届逼近论会议论文集,南京大学版.1983,117~129

6 Deeb-R Khalil W.JAT 1989,59∶296~299

7 潘文熙.数学季刊,1989,4(2)∶39~48

8 矫恒利.数学研究与评论,1990,2∶221~226

9 李冲.数学学报,1990,62∶251~259

(暨南大学潘文熙教授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