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辐射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204页(2622字)
1954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almer物理实验室狄克(R.H.Dicke)在研究自发辐射的相干性时,首先提出超辐射概念,并加以讨论,所以也常常将超辐射称为狄克超辐射。
随后,超辐射现象的研究引起了世界许多科学家的关注。1972年J.H.Ebcrly对其作了进一步讨论;J.C.MacGillvray等做了经典解释;R.Bonifacio等做了全量子解释;1978~1979年,R.Glauber等又做了更严格的解释。
由于人们认识的深化,在激光出现之后,较普遍地称超辐射为放大的自发辐射(Amplifying Spontaneous Emission,缩写为ASE)。实质上,放大的自发辐射仍然是由自发辐射诱导的受激辐射过程占主导地位,所以应该属于激光的范畴,但其激光特性却比通常的激光要差,例如近斯的N2激光器所产生的激光就属于这种类型。
在高增益的准分子激光器、染料激光器以及半导体激光器中,也观察到不管是否有任何入射辐射所产生超辐射。由于相干激发的时间很短,这类激光器常常不需要谐振腔,因此,人们常常将发射ASE的高增益系统称为无腔(或无境)激光器,并且也常常将这种无腔激光作用(Lasing)称为“超辐射”。其实质是自发辐射通过受激辐射而得到放大,与相干自发辐射不同。
通常,发光系统中各个粒子的自发辐射是互不相干的,但是理论分析和实验都证明,在一定情况下,大量相同粒子组成的系统,能发生一种特殊的自发辐射过程,这时各个粒子的自发辐射是相干的。
这种相干性自发辐射就是前面提到的超辐射。超辐射是许多原子所构成的系统的集体自发辐射。
光子回波就是超辐射的一个具体例证。理论证明,当那些个别的偶极子的相位重新变为一致时,它们具有大的宏观极化强度,从而产生回波;而在其它时刻的极化强度可忽略。
实际上,相位无规的偶极子一般以正常的速率辐射,给出的能量与原子密度的平方成正比。但是,当偶极子的相位变为一致时,它们以一种集体的方式进行辐射,其初始辐射率比例于N2。这就是超辐射的主要特征标志。超辐射的全量子理论认为:一组耦合的原子的合作辐射构成所谓的超辐射。
所以,超辐射是原子系统的群体行为,即合作效应。
1975年R,Bonifacio等发现超荧光(Superfluorescence)现象。
超荧光是在不存在初始的宏观极化强度情况下产生的,泵浦光源可以是相干光源,也可以是非相干光源。当原子系统开始处于粒子数反转状态时,状态之间并不相关。
半经典理论认为,超荧光是由普通的自发辐射噪声开始,然后逐步过渡到合作的自发辐射。超辐射和超荧光现象都已为实验所观察。
从历史发展来看,超荧光是狄克超辐射分离出来的一个分支,但从发光机制来看,可以认为超辐射是超荧光的合作发射阶段。所以有的科学家认为超辐射和超荧光是指同一物理现象,并不加以区分。
总之,根据半经典理论,超辐射可归结为:相干激发产生相干态,再辐射相干光。由于相干激发的时间很短,受激粒子对辐射场的相位表现出记忆能力,造成同相位偶极子列阵,从而自发辐射出相干光,所以超辐射是一种瞬态现象。超辐射不同于通常的激光,因为前者的发光机制是相干自发辐射,后者是受激辐射,超辐射的辐射强度与原子密度的平方成正比,辐射寿命(即脉冲宽度)与原子密度成反比,而且有很好的方向性和相干性。
自狄克(CR.H.Dicke)发现超辐射现象以来,许多科学家的关注,其原因如下。
(1)对超辐射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在理论上和科学技术上都有其独特的深远意义。另外,超辐射作为一种特殊的发光机制——相干自发辐射,目前已有较深入的了解,并且应用这种发光机制已研制出许多性能独特的激光器,例如N2激光器、准分子激光器等。
(2)超辐射在高增益的大功率激光器中,尤其显出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的大功率激光器是利用超辐射现象,以便提高输出激光功率。而有的激光器则要克服超辐射带来的不利,因为超辐射现象的出现,会大大耗尽激光上能级的粒子数,减小应该获得的增益,而且还会以意外的方式损害激光器。(3)超辐射是原子系统集体的合作效应,所产生的相干自发辐射与通常的受激辐射相比,虽然要差一些,但是由于超辐射的辐射强度与原子密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输出强度仍然相当可观。其次,超辐射的带宽也是很窄的,典型宽度比增益线宽小几倍,并且超辐射具有极高的方向性。另外,超辐射具有可以与受激辐射相比拟的空间相干性,但时间相干性稍差。
总之,利用超辐射制备的激光器具有一些独特性能,应用极其广深入。
人们对超辐射现象的研究仍在继续进行。例如中国科学工作者在研究人体指纹谱过程中,也发现只有用超辐射才能解释的特殊现象。对超辐射现象的进一步研究,必然会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化,从而开拓出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1 Dicke R H. Phys Rev, 1954,93:99
2 Eberly J H. American J Phys ,1972,40:1374
3 MacGillivray J Cet al .Phys Rev, 1976,A14:1169
4 Bonifacio R,et al. Phys Rev, 1975,All :1507,A12:587
5 Glauber R,et al. Phys Lett, 1978,68A:29. Phys Rev Lett, 1979,42:1740. A19:1192. Phys Rev, 1979,A19:1192
6 伍长征,等.激光物理学(第1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39
(陕西师范大学李祥生副教授、傅克德教授撰;王天真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