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区划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551页(2750字)
是根据一定的气候指标,将某一地理区域(如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划分成若干个气候特征相似的区域。
它揭示气候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布的特征,反映气候条件在地理区域上的分异规律。气候区划分综合气候区划和单项气候区划(如农业气候区划、建筑气候区划等)。
一般意义上的气候区划是指综合气候区划,强调各种气候要素的综合特征和相互关系,强调气候过程与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表达气候在地理分布上的最主要信息。
相传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巴拉门尼德斯(Parmenides)曾从人类居住状况将全球气候区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30)曾用回归线和极圈将全球划分为一个热带、两个温带和两个寒带。18世纪以来,地面气象观测项目和站网不断发展和完善,气象资料逐渐积累,气候区划才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1874年德坎多尔(Ade Candlle)根据气候对植物的影响,应用植物生态特征(如植物群落、指示性植物等)结合平均气温将全球分为6个气候大区。1936年,德国柯本(Köppen)发表柯本气候分类法,从植物地理分布出发,采用温度和降水的临界数值作为分界标准,把世界气候划分为A.B.C.D.E五大区,区内又分若干气候区、气候小区等。
后得到广泛应用。
苏潘(A.Supan,1884)、德马东(E.de Martomonne,1909)、阿里索夫(Б.Л.Алисoв,1936)、斯查勒(A.N,Strahle.1969)等则从气候的成因出发,认为大尺度气候的形成基础是大气环流,并通过风系或气团与区域气候相联系,根据气团的形成、性质及其变化等来区划气候,如斯查勒据此将世界气候划分为三大气候带和高山气候4个气候大区,大区内又根据气团季节变化,降水、气温的特征分为若干气候区。
桑斯威特(C.W.Thornthwaite,1931)曾提出P-E指数和T-E指数作为区分气候的标准,于1948年、1955年进行了两次修改,以可能蒸散和水分平衡为基础,首先划分了美国气候,进而划分了世界气候。布德柯(М.И.Гyлблкo,1948)提出一个类似的,但更为基本的气候区分方法,即用年蒸发力与年降水量比(R/Lr)即辐射干燥指数,表示一地湿润状况,认为此指数对于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各组成部分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他的气候划分与自然地理区域较相符合。
因为当湿润程度相同,但温度不同时,还可能造成很不相同的自然地理景观。
近20多年来,数值分类法在气候区划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主成分分析应用最为广泛。如对日本,印度,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部分地区气候的区划等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气候区划的数值分类法可以综合较多的气候要素及指标法中无法利用的地理参数(如经、纬度,高度,地貌景观等),通过数值分类提取气候特征的分异信息,构成统计量,并以此划分气候区域。
威尔莫特(Willmott,1977)认为数值分类法可使气候区划向客观数值化方向迈出重要的一步。
中国气候区划始于本世纪30年代。
1931年,竺可桢利用当时很少站点的气温和雨量资料,作出了中国最早的气候区划,将中国划分成华南、华中、华北、东北、云南高原、草原、西藏和蒙新等8个区,开创了中国气候区划的先河。涂长望于1936年在竺可桢区划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在大区内划出副区,将中国划出10个气候区,区内又分若干副区。
陶诗言于1949年以桑斯威特的最大可能蒸发量为指标区划了中国气候,提出了分级区划的思想,第1级为热量区划,第2级是湿润度指数(%),将中国划分为5个大类(一级区)、19个气候区(二级区),与自然景观相当符合。
这一区划明确用热量和水分(湿润度指数)状况作为一、二级区划的思想。
为了适应国家大规模的工农业建设,中国科学院于1959年发表了以张宝堃、朱岗昆为主要负责的中国气候区划,把全国划分为8个一级区、32个二级区、68个三级区。该区划吸收了各家成果的优点,用≥10℃的积温代表热量,用干燥度代表水分。
较之用等温线、等雨量线更具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中央气象局(现中国气象局)在此区划的基础上改进区划指标,补充气象资料,于1966年发表了新的“中国气候区划”。采用三级指标系统,结果将中国划分为9个气候带(含18个气候大区,36个气候区)和高原气候区域(含4个气候大区,9个气候区)。
自1982年以来,中国各省、地、县都在积极开展本地的气候区划和其他单项气候区划工作,并于80年代末已基本结束。
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农业气候区划以及大量单项气候区划(如环境气候区划、风能气候区划、水稻气候区划等)的成果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的各领域(如作物布局、山区资源开发、建筑设计、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并取得较显着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由于气候特征在地理分布上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区划的目的和出发点的不同,气候区划方法繁多。
据估计,世界各国先后提出过的气候分类、区划的方法不下169种之多(Borgel,1969)。各种气候区划方法和结果,在学术界仍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分析,其主要分歧点是区划指标的综合性、代表性及一些气候区域边界确定等在学术界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在世界气候划分中还存在着对季风气候的认识问题。
在未来的气候区划中应在下列问题上有一定的进展:(1)在自然景观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改进区划的指标系统,进一步修正气候区域的界限;(2)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各种单项气候区划;(3)寻求新的气候区划使气候区划与客观实际更加吻合;(4)将气候区划成果更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使气候区划成果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1 么枕生编着.气候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2 朱炳海.中国气候.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
3 中央气象局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北京:地图出版社,1979
4 周淑贞主编.气象学与气候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南京气象学院缪启龙副教授撰;翁笃鸣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