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体系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600页(2897字)
其涵义是地壳上任何一部分出现的每一项构造形迹,如褶皱、断裂,都不是孤立的,往往成群发生。
每一群构造形迹和其它有成生联系的构造形迹群,往往各自形成构造带。构造带与构造带之间,有时存在着构造形迹不甚显着的地块,它们和围绕它们或半围绕它们的构造带,形成一个整体,构成统一的构造体系。简言之,构造体系是许多不同形态、不同性质、不同等级和不同序次,但具有成生联系的各项结构要素所组成的构造带以及它们之间所夹的岩块或地块组合而成的总体。
构造体系是一定方式的全球性或区域性构造运动的产物。
构造体系是地质力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地质力学创始之前,就已孕育着构造体系的胚胎,如把相互交叉的两组节理叫做“X节理”,把主干断裂和它的分支裂统称为“羽状断裂”等等。但是当时还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李四光首次将这些现象提高为理性的概念。
构造体系概念的建立始于20世纪20年代。
1927年李四光对乌拉尔山的形成引起注意,他发现一条高耸的南北向山脉,突兀在东西两大平原之间,是一个奇异的现象,并且注意到在两大平原的南缘还有一条与乌拉尔山大体同期形成的弧形褶皱山脉,既然是同期又遥相对应,在生成上是否可能有某种联系呢,这便成为他认识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开始。1928年又在南京、镇江间及柳州一带,发现多个弧形构造的内侧垂直出现一条挤压构造带——状如一个“山”字的构造型式,对这种组合图象他用弯樑理论进行了解析,又用泥土实验进行了模拟,于是山字型这个构造型式便被确认下来。
1929年李四光认识并提出了s型(即多字型)、γ型(即帚状)、η型(即字型)、λ型(即入字形)及山字型构造等,他将具有一定的共同的总体组合形态特征的构造体系称为构造型式,他要求每一种标准的构造型式的建立要根据:(1)同一类型构造体系,在地壳各部份迭次出现;(2)从力学方面,能够证明它是起源于一场一定方式和一定规模的构造运动所引起的应力场;(3)用实验方法,能够得出类似的构造型式。
1945年李四光《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中,详细论述了构造形迹和构造型式的力学涵义,还提出同一地区出现不同型式的力学涵义,并提出同一地区出现不同型式的构造体系时,可出现重接、斜接、反接、截接等复合现象和联合现象。
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广大地质工作者广泛而深入的实践,获得了大量的资料。1962年出版了《地质力学概论》,将构造体系划分为3大类型。
纬向构造体系(横亘东西的复杂构造带) 属于这一类型的构造带,走向东西或近东西,往往经过了长期的、复杂的历史演变,多次运动。在没有严重干扰的情况下,它们可延长几千百万米,具有一定规模的东西复杂构造带,往往出现在一定的纬度上,在中国发育良好的有3带,北面的一条称阴山——天山纬向构造带,其主体大致在北纬40°~43°之间;中间的一条称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其主体位于北纬33°~36°之间;南面的一带称南岭纬向构造带,其主体大约在北纬23°30′~25°30′之间。上述3条纬向构造带具有环球性。除此以外,地球上在赤道附近、北纬10°、北纬18°~20°、北纬49°~51°、北纬57°~58°、南纬25°~26°、南纬34°也有纬向构造带出现。
在这些带之间,还有一些区域性的东西向构造存在。
经向构造体系(走向南北的构造带) 属于这一类型的构造带,最强大的一条出现于四川西部和云南西部,其前身可以是一个古生代地向斜,后经多次活动,形成了强烈的南北向褶皱与断裂。另外在中国其它地区,如云南东部、贵州东部、湖南东南部、江西西南部及贺兰山、太行山等地区,都有南北向构造带出现,其性质多为挤压性。走向南北的构造带,在地球其它地区也往往出现,规模不等,性质不尽相同,发生和发育的时期,也不尽相同。其中规模最宏大的出现于南北美洲的西部边缘,由巨大而强烈的褶皱带组成。介于欧洲与亚洲之间的乌拉尔山也为挤压性经向构造带。
在非洲的东部发育了一条巨大的南北向破裂带,称东非大断裂或东非裂谷带,这一断裂以及大西洋中间海岭等,都属张性的经向构造带。
扭动构造(各种扭动构造型式) 上述两类构造带的走向与纬度或经度方向的一致性,反映了经向或纬向的水平挤压或引张作用,这是地壳构造运动的两个基本方向。然而,由于地壳组成的不均一性,使沿着经向或纬向的作用力发生变化,当作用力不通过地块质量中心时,地块就发生旋扭运动,形成各种扭动构造型式,主要有:(1)多字型构造。
是由走向大致互相平行的挤压带,包括褶皱、压性兼扭性的断裂等等和那些挤压带大致成直角的互相平行的张性或兼扭性的断裂组成。
其规模小到一块手标本,大到如中国东部的华夏系、新华夏系及中国西部的西域系、河西系,纵横几百万米。(2)山字型构造。
由前弧、反射弧、脊柱以及介于脊柱与弧形构造之间构造形迹不甚明显的马蹄形盾地组成。中国目前已肯定的山字型有20多个,最显着的一个为以祁连山为西翼、吕梁山为东翼、贺兰山为脊柱的祁吕贺兰山字型。
(3)旋扭构造体系。
这一类型的构造大致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旋扭的核心;二是围绕或半围绕核心的旋回面,根据旋扭核心与旋回面的组合形态,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帚状构造、莲花状构造、S型与反S型构造、幅射状与同心弧构造、歹字型构造等。东亚最大的一个是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4)入字型构造。
它由一条扭性的主干断裂和在它一旁或两旁发育的若干分支断裂或其它分支构造组成,世界上最着名的入字型构造是北美以圣安德利亚斯断层为主和中国以郯城-庐江断裂为主干的入字型构造。(5)棋盘格式构造。这一类型的构造都是由两组互相交义的扭性断裂面组成。
状如网,故又称网状构造。
70年代以来,构造体系的工作,除了对其类型划分、发生、发展、演化、复合等基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外,重点是加强了构造体系的应用研究,尤其是根据构造体系的规律指导找矿、找水、工程选址、地震预报等主要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成就。
。【参考文献】:
1 李四光.地质力学概念.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
2 李四光.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
3 孙殿卿,高庆华.地质力学与地壳运动.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
4 高庆华.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85,11:1~5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高庆华研究员、地质力学研究所孙殿卿院士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