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体系规划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1 02:30:48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748页(3257字)

其内容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根据某个时期国民经济长远计划所制定的战略目标与总体部署,充分考虑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经济基础及历史背景,针对区域城镇布局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城镇化的机制和过程,预测规划期内本区域城镇化的水平;拟定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确定各级城镇的性质、主要职能及在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使每个城镇具有合理的发展方向;明确本区域重点发展的城市;协调区域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合理的城镇网络系统,使之在空间上合理地布局,从而为每个城镇的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在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上,使区域生产力布局有着更为明确的方向。

城镇体系作为一个科学新概念,在国外出现于60年代初期。1960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邓肯(O.D.Duncan)等的着作《大城市与区域》,第1次比较充分地明确了城镇体系概念含义。

世界上区域城市规划从何时开始?西方和国内某些学者认为区域城市规划是随贸易发展产生的,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欧洲。

另一种意见认为区域城市规划不是贸易发展产生的,而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最早产生于中国。例如周初为了选城址,进行大量的规划,曾绘制洛阳一带的地图,这是最早的城市规划。

随着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也随之开展。30年代德国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在对德国南部的城市及乡村聚落进行了大量的有关市场中心和服务范围的实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书中论述了一定区域(国家)内城市和中心居民点发展的区域基础及等级-规模的空间关系,以抽象演绎的方法得出六边形市场区模型。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城市、中心居民点发展的区域基础及等级规模的空间关系,为城市规模和区域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依据。1966年,邦吉(W.Bange)发表《理论地理学》,从实例证明了如果经济地域不是单纯的面积,而是以人口密度分析为基础,则能使中心地理论更为完善。其他如廖什(August Loscn)的不同等级市场区中心地数目研究,齐夫(G.K.Zips,)的等级-规模法则,贝里(B.J.L.Berry)的对数正态分布研究等,都是具有代表性及一定经典意义的研究。

经济地理学家和研究区位的学者们,试图在克里斯塔勒和廖什的研究基础上,将中心地理论运用于区域发展规划的研究中。他们的做法不是细分区域,而是把区域视为村与村之间、镇与镇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互相联系着的一个网络、一个有机的体系。在克里斯塔勒和廖什之后,美国柏克曼(Beckmann)创立了城市和市场区等级序列模式,用以解释城市体系内各级城市的规模。

近年来,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布数学模型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如熵最大化模型(Entropy Maximization model)、规模-交通价格模型(The Scaletransport Costs model),尔柯夫链模型(Markov Chain model)、工业体系模型、行政等级体系模型、城乡人口匹配模型、动态模型、水资源系统分布模型等等。由哈肯创立的协同学(Synergeties)主要从事研究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规律和特征。既适应于非平衡态中发生的有序结构或功能形成,同时又包括平衡态中发生的相变过程,对形成地域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分布控制论模型无疑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和延伸,但从规划的范围、对象、完成的任务来看,已超越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一般是以单个城市为对象,以城市经济发展为目标,从城市的自身发展条件出发来进行的,是封闭式的的规划。

近几年,中国各地在总体规划中增加了经济分析的内容,将规划考虑的范围扩大了一些,规划的构思和具体内容也有所深化,一些大、中城市还考虑到了近、远郊卫星城市自身为中心,一切都围绕这个中心而展开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则是以经济区域为范围,以区域内城镇群体为规划对象,对区域内城镇基础设施统一安排。对区域内外影响城镇体系的各种因素不但进行具体的调查分析,而且要作协调平衡的工作,对城镇职能进行合理分工。在研究区域城镇总体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确定各级各类城市的性质与发展方向。

这里所指的“区域”也不局限于“市区”、“市郊”、“市域”,往往要从经济联系密切、城市直接吸引的经济范围来确定,如跨省的经济区、省域经济区、省下一级经济区、市域经济区等。在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面,总体规划中常采用“劳动比例法”、“带眷系数法”、“产值增长法”以及这几年常用的“综合分析法”、“分项叠加法”等等,一般能获得较为正确或接近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中国有许多特性,现阶段城镇化速度较快,各地城镇化动力不相同,人口流动规律十分复杂,很难用以上方法预测人口规模。城市人口的增长不光是有控制的自然增长与有计划的机械增长,还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其他诸多方面。

另外国家城市发展方针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这就更难以单个城市的规划来贯彻这一方针了。这几年城市人口普遍突破规划这一事实,证明了原有计算方法已很不适应。

为改变这种状况,当前研究应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合理增长速度为依据,以国际经济发展普遍规律为借鉴,根据经济区及各省的实情,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对规划期内增长的城镇人口,结合生产力布局规划、城市发展条件和现状,进行合理配置;从而确定区域内各级各类城镇的数量、人口规模。这样也能从宏观上控制城市规模和各级城市人口增长速度。

城镇体系规划高于城市总体规划,还表现在它统筹考虑区域范围、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实际上有一些问题是没有真正解决的,如没有经过论证,更没有可靠的协议,就把其他行政范围的上游水源作为城市水源,而上游地区又将此水源规划为他用;一些行政范围较小的城市,无处选择垃圾与粪便储放地;大江两岸的城市对航道未作统一规划,双方预留的桥位对不上茬;上游城市污染下游水源等。

这种问题只有在区域规划、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才能得以解决。另外,区域城镇体系规划,能更好地计划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资源,协调多种矛盾。

城镇体系规划是人们城市观念、城市规划方法的一大突破,它从传统的方法发展而来,但已高于单个城市的总体规划,不能看作城市规划的一个部分内容,而应把它看作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依据。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也不是区域综合规划,它是区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是区域内一个专项规划。区域经济是城市的摇篮,城镇化机制取决于区域经济模式,直接受商品经济的影响,城镇体系的建设必须结合生产力布局规划进行。但因城镇体系规划比起其他的行业规划,更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协调性,城镇体系的规划能较好地体现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战略,对实现总体目标负有比其他行业规划更大的任务,因此,它是区域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 霍尔P着.城市和区域规划.邹德慈,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 严重敏.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5,1(2)

3 林德金.实用省市地县现代规划.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4 宋家泰,等.地理学报,1988,43(1)

5 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河北省地理研究所于凤兰研究员撰;李恩庆教授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