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1 02:30:54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757页(3969字)

位于中国西南部,北起昆仑山、阿尔金山及祁连山,南抵喜拉雅山,东自横断山,西至国界线。

面积约250万km2,平均海拔4000m以上,号称“世界屋脊”。境内地域辽阔,新构造运动强烈,地貌类型多样,自然环境复杂,是一个独特的自然地理单元。

因此,长期以来青藏高原为众多的中外地学专家所关注。

其研究对揭示地壳运动的奥秘,自然环境的演变,高寒气候区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6~19世纪以后,意大利、英、法、美、德、俄、日、印度、梵蒂冈、匈牙利、挪威等曾派人来西藏进行所谓的探险和游历。1909~1913年瑞典人斯文赫定(Sven Anders Hedin)撰写的《穿过喜马拉雅》,1918~1922年的《南部西藏》,是青藏地区地理方面的较早着作。20世纪30年代中国徐近之曾考察过纳木错等地,编撰出版了《青藏自然地理资料》植物部分及地文部分。新中国建立以后,开展了对青藏地区的考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51~1953年,中国科学院组织西藏工作队入藏进行科学考察。1956~1967年和1963~1972年国家科学发展规划两次把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列为重点科研项目。

1958~1961年、1966~1968年、1973~1977年,中国科学院3次组织大规模的综合考察。例如第3次综合考察包括地球物理、地质、地理、生物、农业、牧业等50多个专业。

考察范围从藏东三江平行岭谷区到西部阿里高原,从藏南喜马拉雅山地到藏北高原湖盆地区。考察成果汇编成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丛书,内容包括西藏的地球物理场与地壳深部构造、地层、古生物、沉积岩、地热、地质构造、自然地理、气候、地貌、冰川、泥石流、河流与湖泊、盐湖、土壤、植被、森林、草原、农作物、野生大麦、家畜、农业地理、植物志、昆虫、类、水生无脊椎动物、两栖类和爬行动物,以及《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问题》等。1959~1960年国家组织了珠穆朗玛峰登山科学考察。1964年组织了希夏邦马峰登山科学考察。1981年以来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队重点考察了横断山区。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科学工作者通过考察对青藏高原的形成,中新生代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构造演化历史等方面取得了宝贵的科学资料。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集刊》、《青藏高原地质论文》专辑中。地质部所属各有关省(区)地质局、各科研单位和地质学院对青藏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区域地质调查、矿产普查勘探和地质科学的研究工作,编辑出版了《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85年中国科学院和英国皇家学会合作沿拉萨-格尔木路线进行综合地质考察,研究成果出版了《青藏高原地质演化》一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当地气象台站的气象工作者,对青藏高原的环流、天气、气候以及高原对东亚大气环流和天气的影响进行了长期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西藏高原气象学》(1960),《青藏高原气象学》(1979)。

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同铁道部等有关部门从1960年开始对青藏高原公路沿线进行了冻土考察与定点观测,1974~1978年间又进行了综合性调查与模型、模拟实验研究,主要成果包括《青藏冻土研究论文集》(1983)。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对西藏自然资源进行综合考察,1983年编辑出版了《西藏自然资源》论文集。

重点论述了西藏的气候、土地、水利、森林、家畜等资源的形成、演变、资源的特点和分布规律,在对资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

青藏高原地区在始新世晚期全部脱离海浸成陆以后,曾于早第三纪和上新世晚期两度被夷平或接近夷平。

上新世末至第四纪初的新构造运动表现为大幅度整体断块上升。在空间上有差异性,高原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在时间上有3个剧烈上升阶段。上新世末高原面海拔约1000m;早更新世时高原面上升到海拔2000m,山地高度可能超过3000m;中更新世时高原面一般在3000m左右;到晚更新世时高原面已达4000m以上,目前高原面已达4500~5000m的高度。

从上新世晚期到现在,累计上升量已达3500~4000m,平均每年的上升速率为2mm,后期(晚更新世以来)上升速率每年可达10mm,具有后期加速的特点。青藏高原隆起的原因据李吉均等报道,是由于印度板块沿主边界断层向北俯冲,喜马拉雅山被托起,南来的巨大压力通过具有相当刚度的青藏断块北传,使更老更硬的塔里木、柴达木台块向南作被动式的俯冲,青藏高原因被夹持而抬升。

1992年刘代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卫星重力资料求得的地幔蠕动流分布格局和岩石圈底部切向应力场值,建立高原隆起的动力学模型。获得高原下地幔流的有效粘滞系数(η=1018-1020PaS),并求得地幔流南北向蠕动的平均速率()和高原距今隆升的速率(预测)值为7mm/a,认为高原隆升的原因是高原周边地区地幔流向高原下蠕动合聚、挤压而成。

青藏高原大面积大幅度的抬升,不仅对中国3级阶梯式大地形结构的形成和分异有很大的作用,而且由于它对大气层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成为东亚季风环流形成的决定因素。同时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区域分异和形成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特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高原地貌类型除山地、高原、盆地、谷地外,还有古夷平面、古冰川地形和古喀斯特地形,以及现代冰川和冻土地貌。地貌单元有喜马拉雅山和藏南谷地、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和横断山脉等。

高原上空气稀薄(空气密度大多在0.71~0.80kg/m3),气压低(年平均气压大部在625mPa以下),含氧量少(大部在0.166~0.186kg/m3);光照充足,太阳辐射量高(586~795J/cm2·a);气温低(年均温大多低于5℃),1月平均气温大多为0℃~13℃,7月平均气温大部为8℃~18℃,气温年变化小,日变化大;干湿季明显,干季多大风。

高原年降水量从东南部900mm左右向北逐渐减少到50mm以下。

高原对气流能够产生分支、绕流、爬坡、屏障等动力作用以及冷热源作用。冬半年高原使西风流经高原产生分支,形成“南槽北脊”的环流形势,其形成原因与高原地形等高线曲率和侧边界摩擦层的摩擦系数有关。

夏半年高原的热源作用加强了印度热低压,冬季的冷源作用加强了蒙古高压的势力,增强了东亚季风环流。夏半年高原高空青藏高压的形成,与高原感热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潜热的释放有关。

青藏高压热力的强弱和高压脊线的位置移动对中国东部降水产生影响。高原与四周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形成了高原季风。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湖泊面积约30974km2,约占中国湖泊面积的38.4%。强烈的构造活动和冰川作用是本区湖泊形成的主要原因。

湖水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多咸水湖和盐湖。第四纪以来,高原湖泊面积日趋缩小,表明高原气候向干寒方向发展。

青藏高原现代冰川面积约47000km2,占中国冰川面积的82%。高原冰川主要分布在高原外围的山地,其中西部的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和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冰川分布最多,规模最大。高原第四纪冰川规模超过现代冰川许多倍,有学者认为第四纪时青藏高原存在着大陆冰盖。

青藏高原以高山草甸、草原和高寒荒漠景观为主。植被矮小稀疏,具有抗干寒、抗风、耐盐等生态特征。高原土壤因化学风化微弱,机械组成粗,成土作用缓慢,一般具有土层浅薄、发育较差的特点。

青藏高原由于地域辽阔,环境恶劣,给科学考察和研究带来了困难,目前科研数据并不详尽。高原形成机制、高原自然环境演变及其影响,高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模拟试验、定点观测等动态研究将可能成为研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1 Hahn D G,Manabe S.J Afm,Sci,1875,32∶1520~1541

2 Gansser A.Himalaya,1977,181~191

3 李吉均,等.中国科学,1979,6∶608~616

4 Mitchell A H G.the value of regional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and tectonic analogies,1979

5 叶笃正,等着.青藏高原气象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127~275

6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青藏高原地质构造.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82~84

7 聂树人,等主编.中国自然地理数学参考书(下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739~829

8 刘代志.地质论评,1992,38(1)∶60~67

(安徽师范大学周秉根副教授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