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1 02:31:04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759页(4856字)

区域自然地理学中,盆地是指盆底部分。

1939年李四光划分的中国自然区,其中四川红色盆地区,即指盆底。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北纬28°10′~32°30′,东经103°00′~109°20′,约在广元~雅安~叙永~奉节四地连线范围内。面积16.5万km,约占中国总面积1.8%。

四川盆地是驰名中外的典型大盆地,属亚热带湿润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素称“天府之国”。

但随着社会发展、对自然的开发利用,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对盆地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对提高区域自然地理学研究并在合理利用自然、维护环境生态等方面,都是很有意义的。

1872年德国人李希霍芬(Ferdinard von Richthofen)到盆地进行地质地理调查,首先指出盆地内广泛分布有中生代红层,称它为“红色盆地”,从此“红色盆地”蜚声世界。中国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到盆地进行地质地貌研究的有赵曾亚、黄汲清、谭锡畴和李春昱,开始对盆地地层系统、地质构造、地文发育进行较详细研究。

稍后李四光也对盆地进行广泛观察,指出它在天然富源方面,华南无一省能和盆地抗衡;并首先提出川东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1939年侯德封、杨敬之对盆地中部丘陵进行了分类,并划出6个地文期。1940年前中国地理研究所成立于重庆北碚,曾组织嘉陵江流域考察,对盆地流水地貌做了不少研究。

1931年,竺可桢“中国气候区域论”把盆地列为中国中部或长江流域类,但指出和长江中下游有区别。

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中期,涂长望、朱炳海、吕炯、郑子政、么枕生等,分别对峨眉山多雨、重庆气候、巴山夜雨、重庆雾和川黔间静止锋等作过初步探讨。1941年张宝堃把四川(不含原西康)气候划分为4大类8区,盆地和三峡东南边合为一区。

早期对盆地水体水文的研究,1914年陈懋立写过盆地内长江干支流概况。

1931年顾世楫曾记述盆地洪水详情。

1940年邢维堂发表了盆地江河水文测验成果及特征资料。

30年代初,朱莲青、陆发熹、余皓等曾在盆地进行土壤调查,其成果收入美国梭颇(J.Thorp)的《中国之土壤》。

1940~1945年溶之、侯光炯、席承藩、侯学煜等对盆地土壤进行过研究。1945年余皓、李庆逵撰写了《四川之土壤》、侯光炯发表《北碚土壤志》。当时研究内容多偏重于酸性土、紫色土和水稻土。

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盆地进行植物调查研究的有陈嵘、方文培、俞德浚、曲仲湘、郑万钧、樊庆生、柯病凡等。

调查过峨眉山的植物和四川的森林。30~40年代,动物方面,有张明俊、刘承钊对盆西类、两栖类、爬行类的调查;王家辑、倪达书对原生动物的调查;陈世骧对金花虫的调查;陈义对蚯蚓的调查等。

当时对动植物的调查,偏重于分类。

最早的综合自然区划研究,为1936年任乃强的“四川之自然区划与天产配布”。

全川划分为盆内(盆底)、盆舷和盆外3部分。盆内分为4区,每区又次分为2个2级区。

建国后,特别是70年代末和80年代以来,对盆地的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各自然地理要素都有较广泛深入的研究,以地质构造和地貌研究最为突出。

1979年罗自立的《扬子古板块的形成及其对中国南方地壳发展的影响》,1982年谢琪等的《川中微型古陆与四川盆地的形成》,1983年郭正吾的《四川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含油气性》,任纪等的《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分别从槽台说或板块学说深入论证盆地范围和“四川台拗”构造相吻合,基底稳定,为一古陆核,盖层为厚达3000米红层。经印支、燕山和四川运动后,四周褶断隆起,成为中、高山。进一步阐明盆地的典型性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方向。

地貌研究也取得大量成果,最主要的有1965年沈玉昌的《长江上游河谷地貌》,分析川江的河谷地貌、形成过程,指出三峡是随川东、鄂西褶皱山脉形成过程而逐渐形成。1977年穆桂春的《四川东部地区地貌特征、地貌分类与地貌区划》,具有代表性,除概括地貌特征、结构和分布外,按形态成因分9个形态类型,再按主导因素归纳为3组,各组又划分若干种,使形态和成因相结合,构成完整的地貌类型。在地貌区划中划出3个1级区、5个2级区和19个3级区。

1983年刘兴总结前人成果和自己的观察,编着了《四川盆地第四系》,把盆地夷平面分为3期,阶地分为5期,使对盆地的地文期基本上取得共识。地貌研究成果尚多,如王明业、柴宗新的地貌类型和区划,秦万成、杨世燊等对盆地喀斯特地貌的研究。

盆地气候研究成果也多。1961年成都中心气象台编写出《四川气候》,并首次把盆地划分为3个降雨气候区,据以提出生产布局建议。

1979年省气象局出版《四川气候图集》和《四川农业气候资源图集》。1984年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编有《四川光能资源图集》等。

70年代以来,借助于对青藏高原气象气候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对盆地气象气候变化机理有更深入研究,对准静止锋、秋绵雨、暴雨洪涝、夏伏旱等,都有新的认识。

综合研究获得重视,首推1964年四川省科委领导、西南师范学院负责业务,多单位协作进行的川东部地区自然区划研究。

至1966年先后完成各自然地理要素区划和综合自然区划。为首次运用现代地理学区划理论、原则、方法进行的自然区划工作。综合自然区划方案,把盆地划分为5个区和12个小区,成为日后盆地综合自然区划的蓝本。1982年西南师范学院四川地理研究室编着的《四川地理》,是建国后第1本全面研究四川地理的专着。

上篇按自然要素分6章,都以盆地作为重点研究对象。1982年杨宗干的《四川盆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演变》,指出最晚在第四纪初或第三纪末,盆地的自然地理特征便已形成,发育为亚热带丘陵性盆地型的湿性常绿阔叶林紫色土景观。作者在另一文中还指出盆地的中亚热带范围,比长江中下游至少向北多扩展两个纬度,对自然和生产都有重要意义。1986年四川省农业资源与区划编委会编的《四川省农业资源与区划》(上),是研究盆地自然地理另一重要文献。

含有综合自然、地貌、农业气候、农业土壤、水文、农业水文地质和植被8项区划,都把盆地作为一级单元进行研究。

80年代研究重点是国土资源、整治和开发规划。

首先为1981年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等在自贡市开展的土地利用、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的调查研究和制图。据1986~1988年不完全统计,全盆地已有13个市、地区编印出国土资源或综合农业区划。

集大成的是1985年省国土处的《四川省国土资源》,1990年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编的《四川省国土资源图集》。

后者较全、新,图文并茂。都以盆地部分最为详尽。

近年的热门研究课题是灾害地理和环境保护。

上述《四川省国土资源图集》中有“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图组”,是研究的最新成果。含地震、泥石流、滑坡、水土流失、盆地干旱、洪涝灾害、大气及水环境评价、自然保护区8种图幅。盆地最严重的是旱涝灾害,研究较早也较多。早期的偏重于对统计资料的分析、整理,初步划出分布范围和发生频率,理论和方法尚有不足。

如1973年成都中心气象台的《四川盆地主要灾害性天气气候分析》、1979年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的《四川盆地近五百年旱涝规律及未来趋势展望》,1981~1982年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盆地灾害性天气气候图集》(上、下)、省自然资源研究所的《1981年四川暴雨洪灾》等。近年的研究趋向是运用系统理论,采取数学模式进行综合研究。

如上述“盆地干旱图”,用农田水分平衡理论和数学模式:定,求出水程度,再以连旱天数和受害面积三者的综合气候指标,划分春、夏、伏旱为5级,使指标更明确实用,也容易确定分布范围,并统计出1951~1985年有旱年和无旱年分别占80%和20%,说明盆地干旱的严重性。“洪涝灾害图”表明洪涝出现频率,盆西盆北>40%,最大在盆西>60%,北川达110%。

这些研究成果都比过去有较大提高。

赵晨曦(1988、1989)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盆地自然地理系统抗御旱、洪灾的能力,提出增强系统抗性对策。

1990年张剑光以旱灾时间频率(T)、空间频率(S)、干旱强度(D)、受灾经济水平(L)的乘积,求四川盆地旱灾的危险度(Dr),分为6级:极端危险≥50、高度危险35~50、显着危险20~35、一般危险10~20、稍有危险1~10、无危险<1。全盆地平均为23.9,属显着危险,重庆48.2,属高度危险。

水土流失是盆地另一严重自然灾害,“水土流失图”以年均侵蚀模数和年均土壤流失厚度,划分水土流失强度为6级,即微度、轻度、中等、强度、极强度、剧烈。盆中丘陵区几乎全为5~6级,遂宁是全盆地之冠、遂宁、南充、广安、安岳之间,为剧烈侵蚀区。1986年顾恒岳根据多年平均输沙漠数图的侵蚀力图对比分析,绘出长江三峡水库流域侵蚀力分区图。盆地大部属强侵蚀力区和中等侵蚀力区。

年侵蚀模数500~1000t/km2和200~500t/km2;嘉陵江中下游1000~1500t/km2。重庆港水域,年最大淤沙量126×108t,年平均淤沙量4.6×106t。

盆地还有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1991年,张剑光根据系统论理论,考虑各类自然灾害的共同作用和受灾区域的社会经济水平,提出自然灾害综合评价模型,求算自然灾害的综合指数及其等级,用以评定区域自然灾害的危险程度,作出综合分区。

1992年,詹兆渝建立模糊数学公式,对盆地各类气象气候灾害进行综合评定。这些研究都达到新的水平。

自然灾害成因虽多,无疑和生态环境受到人类破坏有密切关系。近期对环境保护研究也增多,但多局限于城市附近。

对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进行系统、定量的研究,使占全国1.8%土地、能养活占全国10%的人口,能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当前和未来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 穆桂春.四川省东部地区地貌特征、地貌分类与地貌区划.中国地理学会1977年地貌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256~263

2 西南师范学院四川地理研究室.四川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学院出版社,1982.16~273

3 杨宗干.四川盆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演变.大自然探索,1982,1∶104~107

4 四川省农业资源与区划编委会.四川农业资源与区划.上篇,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1~475

5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省国土资源地图集.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图组.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1990.109~124

6 张剑光.自然灾害综合评价与分区~以川南地区为例.灾害学,1991,2∶1~5

(西南师范大学杨宗干教授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