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蚕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1 02:50:18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100页(4112字)

天蚕属鳞翅目天蚕蛾科,是珍贵的大型野生绢丝昆虫。

中国分布于黑江、吉林、辽宁、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天蚕丝比桑蚕丝伸力强,光泽优美,呈独特的天然葱绿色,不褪色,难再着色,因而被视为珍品,有“金丝”、“丝中钻石”等美称。

由于其丝织品坚韧,号称“天蚕3代”,在日本常作为遗产。随着社会向高消费发展,天蚕丝在妇女装饰品、与桑蚕丝制作复合丝织品及西装面料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国际市场上价格昂贵,比桑蚕丝、柞蚕丝高数十倍,颇具开发利用价值。

1781~1788年日本已兴起天蚕饲育业,1869~1911年为最盛时期,以后病害蔓延曾经衰败。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不少学者开始一系列研究。1974年日本政府颁布了《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1978年指定天蚕丝为传统工艺品。日本长野县蚕业试验场、农林水产省蚕丝试验场和信州大学纤维学部等数十个研究机构都相继投入研究,并于1986年开始正式出版《野蚕研究会报》,主要内容为天蚕。

中国东北早在本世纪30年代即进行试养,50~60年代作研究,但都未能得到发展。80年代以来,无论基础研究和饲养均进展较快,东北有野生天蚕丝,浙江有人工饲养所得天蚕丝小批量出口。

天蚕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 Hinton(1969,1970)、铃木诚一等(1979)、神田俊男(1979)、川上敏行等(1980),胡萃等(1991),先后对天蚕的卵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作了观察。1991年胡萃等报道,卵表面基本结构与柞蚕的相似,但微细结构差异明显。

受精孔外腔卵饰小叶细长,中央略凸起,受精孔管11~13条,气空围壁分大小两型,大型围壁式气孔之内存在着档板样结构,可能具有调节启闭的功能。1991年,洪健等应用扫描电镜对幼虫头壳及触角、单眼、口器等表面微细结构进行观察,并作了龄间异同的比较。1991年,黄恩友对幼虫头部刚毛胸腹节毛瘤形态、数量及排列方式作了描述。1988年,Okui和1991年叶恭银等观察了幼虫趾钩形态、数量、排列方式及长短等。

在赤弘(1985、1988)的研究基础上,胡萃等(1991)观察了丝腺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丝腺腔中液状丝物质的超微形态及其与茧丝结构的关系;洪健等(1991)观察了天蚕成虫触角表面微细结构,感觉器类型、分布及两性间差异。

天蚕的饲料植物和人工饲料 天蚕以壳斗科栎属植物和杨柳科的蒿柳为食料。

若林已喜雄等(1984)比较了4、5年生栽培麻栎、野生麻栎和枹栎饲育天蚕的实绩,以栽培麻栎最佳。栗林茂治(1990)报道麻栎是日本代表性最佳树种。

在此基础上,叶恭银等(1991)比较了白栎和麻栎的饲育结果,证实白栎优于麻栎。此外,高其康等(1991)观察了白栎、麻栎等6种壳斗科植物叶片的超微结构。杨世忠等(1991)作了利用蒿柳饲育天蚕的试验。1960年日本开始天蚕人工饲料研究。

70年代中期才达到接近鲜叶育的水平。嗣后,通口芳吉(1981)、松田基一等(1984)、中福雄等(1987)和松冈良彰等(1987)先后报告了多种配方。配方分含有栎叶粉和不含栎叶粉两类,前者饲育效果接近鲜叶,后者则不很理想。樋口芳吉(1981、1990)比较了数种叶粉为叶因子的饲育实绩,均以麻栎为最佳。

杉田英夫(1982)和迁厚生(1987)分别对人工饲料育的光照条件和容器内环境作了研究,以光照8h、通气性好的为宜。1991年,胡萃等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白栎叶粉为叶因子进行筛选,选出适合稚蚕期的配方7种,全龄期的3种;提出稚蚕期饲料育、壮蚕期鲜叶育的饲育方式,为提早饲育和一年多回育奠定了基础。

天蚕的生物学特征 天蚕在日本1年1代,以蚁蚕在卵壳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孵出,7月上旬结茧,部分7月下旬羽化、交尾产卵,夏季滞育蛹则于9月下旬羽化、交尾产卵,产卵后10d胚胎发育完成,变成幼虫,但不立即孵出。在中国东北也是1年1代,5月上旬蚁蚕孵出,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结茧,7月下旬至8月上旬羽化交尾产卵,无夏季滞育蛹出现。

幼虫一般4眠5龄,全期约45~50d,也有3眠4龄和5眠6龄的。

Kuribayashi等(1984)和中山鸟福雄(1987)报道了幼虫以麻栎为食料时的摄食量、消化量和消化率。1991年,胡萃等以白栎为饲料就天蚕主要生物学特性、营养指标、幼虫取食行为及幼虫体重增长等进行系统研究。此外,坂手荣等(1981)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解除蛹滞育的效果。

铃木诚一等(1987)研究了光周期对卵孵化、幼虫生长及成虫羽化的影响。

天蚕的生理生化 天蚕以蚁蚕在卵壳内滞育越冬,历期达270h左右。铃木幸一等(1986、1987)和谈恩智等(1986)利用咪唑粪化合物(KK~42)处理蚕卵,打破滞育。

在此基础上,钟香臣等(1991)明确了β~蜕皮素、早熟素Ⅱ或KK~42结合低温(5℃)处理,均能使滞育终止。先以低温处理,后用药物涂布的效果为佳。1991年Koichi等对其滞育调控机理作了探索。1989年,Toshiharu测定了卵胚胎发育期间和滞育期间糖源和游离糖含量的变化。1989年,田中一行等研究了天蚕、柞蚕及其杂交种精巢发育和配子形成过程。

1989年,古泽寿治等研究了胚胎发育及休眠过程中卵蛋白SDS~聚丙烯酰胺电泳图谱的变化。1986年,Kato等测定了夏季滞育蛹耗氧量。1990年,Kiuchi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幼虫孵化至化蛹过程中蜕皮甾酮滴度的变化。1986年,加藤义臣研究了蚕茧色彩变化与光照的关系,明确光线强度为4000Lux时结绿茧,光照时间长,绿色越深。

1990年Kato等报道,当熟蚕排粪尿时,需要蓝色光或4000Lux白光照射才能营绿茧,茧色决定于两种色素,即蓝色素I和黄色素Ⅱ,前者推测为胆绿素,后者尚不明了。田村侵树(1985、1987)、Tamua等(1988)分离鉴定了丝心蛋白mRNA,并已建立了基因克隆。李振刚等(1991)利用激光微束将天蚕丝腺中取得的模板活性染色质转移到柞蚕受精卵中,初获成功。

蚕饲育和制种 日本和中国至今已在蚕卵保藏方法、饲育时期、饲育方式、饲育环境、天敌防除、制种方法和制种环境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如中鸣福雄(1974、1975、1987、1989)对蚕卵冷藏温度、时间、催青温度等作了系列研究,认为长期冷藏以0℃为宜。斋藤弘(1981)探讨了各龄蚕摄水的情况,明确以壮蚕为多。Kuribayashi(1988,1990)探明饲育以温度1~2龄29℃、3龄27℃、4~5龄25℃;相对湿度80%;光照时间10~12h,气流0.1~0.2m/s为宜。胡萃等(1991)提出中国江南最适宜饲育时期为4月上中旬至5月;杨世忠等(1991)认为在中国东北为6月上中旬至7月。

东海林衡(1990)探讨了壮蚕饲育适宜密度。为即不超出200头/m2。胡萃等(1991)、杨世忠等(1991)、张涛等(1991)从不同角度对多种饲育方式作了比较,均认为稚蚕期可以较高密度群育。板林坚五等(1988)作了涂布粘胶剂和二嗪农粉剂防治天蚕放养林蚁类试验。

小林胜等(1982)、张秀珍等(1989)报道了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形态、毒力等。密田和彦(1990)、刘淑敏等(1991)报道了微粒子病孢子形态毒力。制种方法归纳起来有竹笼中配对法、跑蛾法、剪翅法以及拴雌蛾法等,交尾率一般为70%~80%左右。

赤沼1934)、孙文明(1983)、谈恩智等(1988)、杨世忠等(1991)、陈连忠等(1991)先后都作过研究,一般以拴雌蛾、放雄蛾自由交尾的成功率为高。

西村国男(1960)、樋口芳吉(1974)、阿部弘等(1978)、今田邦信等(1987)先后探讨了制种适宜温湿度和气流等,一般要求温度低于20℃,温度高且有微风的环境。有水富男(1988)探讨了温暖地区制种方法,浙江在7~8月高温条件下进行制种已初获成功。

此外,岩本素直等(1982)研究了种茧保护方法。丸山诚(1982)研究了雄蛾再交、雌蛾及雌蛹冷藏对产卵的影响。

茧丝性状及其加工 1984年,山田政拔对茧层氨基酸、灰分、含水量、溶解度、缫丝率等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与饲料的关系。1984年,高林千幸探讨了茧层构造和煮茧特性。1984年,坪井恒等分析了缫丝特性。1984年足立重信探讨了缫丝技术。

1991年,刘冠蜂等分析了以白栎为饲料的蚕茧茧丝性状和缫丝特性。1991年,孙云嵩对蚕丝作了热重和差热分析。1991年,王云翘等测定了茧层氨基酸和无机元素。

1991年,纪涛等测定了蚕层的红外光谱,鉴定了蚕丝蛋白结构。1991年,华跃进等测定了荧光光谱。1991年,叶恭银等观察和分析了茧层表面的白色粉末。

1991年,刘冠峰等探讨了工厂缫丝技术。1991年,徐小民探讨了绢丝梳纺工艺。

此外,日本学者还研究了与桑蚕丝复合缫丝的技术。

今后重点研究方向:(1)系统选育优良品种;(2)深入研究病害流行规律和防除措施;(3)改进饲养技术,节省劳力,降低成本;(4)提高制种技术;(5)提高缫丝和深加工技术;(6)开展基因工程研究,开发利用丝心蛋白基因。

。【参考文献】:

1 中福雄,天蚕饲育ガ弓制系まモ农山渔村文化协会,1987

2 赤井弘.天蚕サィ工ンスハ门ス,1990

3 胡萃.天蚕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1

(浙江农业大学叶恭银、胡萃教授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