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皮肤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134页(3072字)
职业性皮肤病是由于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皮肤及其附属器所引起的病变。
本病可见于从事各种工业、农业以及其它任何行业和工种的人群;其中以工业职业性皮肤病较多见,据统计,约占整个工业职业病的50%~60%。预计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工业以及其它行业中的职业性皮肤病发病情况势必日趋复杂。
因此,重视开展职业性皮肤病的研究,对于保障广大职工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生产发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中国对于职业性皮肤病的研究,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
青岛医学院穆瑞五主编的《职业性皮肤病》是中国第一部有关职业性皮肤病的专着。上海医科大学杨国亮教授早在1957年就发表了《中国职业性皮肤病问题之商榷》论文。
他们均曾为中国的职业性皮肤病研究做过大量开拓性工作。在前人工作基础上,中国皮肤科医务人员对危害广大劳动人民健康的职业性皮肤病调查研究和防治工作,并取得可喜的成绩。在工业性皮肤病方面,对沥青、石油、炼焦、合成树脂(塑料)、合成纤维、玻璃纤维、橡胶、印染、涂料、电镀及制药等工业系统的职业性皮肤病研究较多。对上述各种行业中职业性皮肤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致病原因均有不少调查研究报道,并能结合各行业生产环境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在农业性皮肤病方面,全国各地对稻农皮炎的两种主要临床类型(浸渍擦烂性皮炎和动物血吸虫尾蚴皮炎)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和发病机理均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摸索出一套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案,有效地控制了本病在中国广大水稻种植区的流行。在其他职业性皮肤病方面,如对演员中常见的戏剧油彩皮炎,从事海产养殖业渔民中常见的刺胞皮炎(水母、海葵等),畜牧业职工中的挤奶员结节以及煤矿业中的多发病足癣及化脓性皮肤病等均曾有过不少调查研究报告,有效地控制了这些皮肤病的发生。
近年来,对职业性皮肤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和湿疹 据统计,这种类型皮肤病约占职业性皮肤病的80%~90%,无论对职工健康抑或是对生产劳动影响均较大,因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最多、最深入。本症几乎遍及各行各业,特别是多见于合成树脂、橡胶、印染、电镀、玻璃纤维、制药、炼焦及各种化学工业.亦常见于农、林、牧、渔及水产养殖、加工等行业。
其临床表现与一般接触性皮炎相同。王侠生等对电镀业职业性皮肤病的调查和金属盐接触性致敏研究表明,重铬酸盐及镍盐均为主要的致敏物,而镍盐致敏的持久性更甚于铬盐,少数出现多元性敏感。
对环氧树脂皮炎的研究表明,低分子环氧树脂、固化剂二乙烯三胺及稀释剂环氧丙烷丁基醚是主要的致敏因素。王侠生对橡胶中促进剂4,4-硫双吗啉、2-巯基苯并噻唑及吗啉代巯基苯并噻唑致敏作用的研究资料显示,它们既具致敏作用,又具对皮肤的刺激作用,其结构上的-SS-、-S-及-SH在致敏中起主要作用。香兰素是常用的食用香料,工人在其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皮炎主要由中间体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盐酸盐致敏所致,而与香兰素无关。工人在青霉素制造过程中发生的皮炎主要由甲醛、普鲁卡因、乙醇及成品青霉素粉等所致。De Groot等对化妆品皮炎致敏原的研究资料表明,主要致敏原分别来自护肤用品、指甲油、香水、头发化妆品、除臭剂和唇部化妆品,其致敏原组分主要为防腐剂、香料和乳化剂。
在临床上对化妆品皮炎的诊断有一定难度,Taylor甚至认为在未作斑试之前,有50%的患者或医师不认为发生的皮炎与化妆品有关。手部湿疹的病因探索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王侠生等通过对320例手部湿疹的研究发现,在职业性手部湿疹中,对铬、镍及钴盐类致敏是一突出问题。而理发业者的手部皮炎则主要是由巯基乙酸、氢氧化钠(氨)的原发性刺激所致。
对本症的实验诊断研究,目前仍以皮肤斑试贴试验最为常用。在欧美一些国家均有标准斑试系列及斑试器供临床应用。
但对试验技术及反应的解释方面还有不同看法。Fischer对此作了专题论述,指出斑试仍然是确定接触性致敏原的标准手段。
有关斑试标准化、确定致敏原、斑试技术训练及体外试验等问题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职业性痤疮 是常见的职业性皮肤病之一,一般分为两类,即因经常接触原油及其分馏产物或煤炭及其分馏产物引起的油疹和长期接触卤代芳香族化合物如三氯苯、多氯化萘、多氯(溴)联苯、多氯酚化合物及聚氯乙烯热解物等引起的氯痤疮。
职业性痤疮的主要特点在于患病不受年龄限制;皮损好发于指节背、手背、面、耳及阴囊等;基本损害为黑头粉刺、角化性毛囊性丘疹以及发病与工龄、接触量呈正相关等。
职业性黑变病 在石油、焦油、橡胶、染料、制药等化工企业中比较常见。
此外,表演艺术工作者由于油彩化妆,电焊工因紫外线照射所致的黑变病亦非少见。石油、焦油及其分馏产物中的脂肪烃、环烷烃及芳香烃等化合物;橡胶制作中应用的促进剂D、M、DM、CZ、TMTD、DTDM,防老剂D、A、MB等;染料中的偶氮染料、苯绕蒽酮;制药业中的氯丙嗪、吡嗪酰胺;油彩中的立索尔大红、银朱R、氧化铁红及香精等等均为其主要致病因素。
本症的临床特点是在发病前常有接触性或光敏性接触皮炎反复发作史,少数人可无明确的皮炎发作史。色素沉着好发于面颈部及手背、前臂等暴露部位。
皮损呈大小不一片状或网状,色灰褐、黑褐,间有毛细血管扩张或角化性毛囊性丘疹。
职业性皮肤溃疡 本症特指在生产劳动中皮肤直接接触铬、铍等化合物所致的特异性“乌眼状溃疡”。
本症现已少见。溃疡好发于手指、手背及前臂等,单个或多发,典型的多呈圆或椭圆形,周边有宽约2~4mm的暗红色堤状隆起,溃疡表面常覆以灰黑色痂。发病初期可伴疼痛。病程经久难愈,愈后留下萎缩性疤痕。
职业性皮肤癌 职业性皮肤癌约占职业性肿瘤的35%。已经明确可诱发皮肤癌的致癌因素有四类:即多环芳烃、无机砷、紫外线与电离辐射。
多环芳烃中的3,4-苯并芘、3-甲基胆蒽已被公认为致癌物质,广泛存在于煤烟、焦油、杂酚油、页岩油中。无机砷中具致癌作用的主要为三氧化二砷。
含砷矿石的开采与冶炼为主要的接触砷危害的职业。紫外线的致癌光谱为256~320nm,其致癌机理可能与紫外线照射引起DNA中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形成诱发细胞突变有关。
电离辐射致癌可见于长期接触X射线或放射性元素(如Ra、60Co)的工作人员。职业性皮肤癌的临床主要特点是:潜伏期较长,数年至数十年;常先有慢性皮炎、角化过度或疣状增生等改变;以鳞状癌或基底细胞癌表现为多见。
展望未来,职业性皮肤病防治研究工作的重点应结合各地区工农业及其他行业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摸清各种厂矿企业职业性皮肤病的发病情况,特别是各种新兴工业中各种职业性皮肤病的发病情况,弄清一些新的致敏原及其致病特点。在发病机理方面,着重研究原发性刺激和接触性变态反应。
关于本病的防治,仍以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为原则,应结合各种行业、工种实际情况,和企业单位医务人员及有关领导共同讨论,制订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案,包括各种皮肤防护剂以及皮肤清洁剂的研究。
(上海医科大学皮肤病学研究所王侠生教授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