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脏腑相关研究进展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178页(3683字)
经穴-脏腑相关又称体表-内脏相关,即体表经穴和相应脏腑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一方面,脏腑的病变可以在体表的相应经穴上出现反应;另一方面,刺激体表的经穴又可以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
经穴-脏腑相关的研究,对促进经穴诊断的完善,探讨针灸治病的规律,提高临床疗效,揭示经络实质均有重要的意义。
脏腑病变在体表经穴上出现反应,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医籍中就有记载,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谓:“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现代研究资料表明,脏腑病变在体表经穴上出现反应有几种表现形式:(1)经穴部位感觉异常。如盖国才报导100例冠心病患者,在神堂穴出现压痛反应的有95例,而100名健康人中仅4例为阳性。各类癌症患者,新大都穴(臀横纹与腘横纹联线中点偏外下5cm)均出现明显压痛,通过100例验证,基本符合。
日本赤羽幸兵卫发现,脏腑病变,相应经脉的井穴或某些背俞穴对热的敏感度发生改变。测定时将热源匀速地上下移动点触穴位,当受试者感到烫时,记下移动的次数作为知热感度数值,也可将热源置于穴位附近,把出现烫感所需的时间作为知热感度的数值,数值高者为虚的表现,低者为实的表现,正常人左右同名穴的知热感度基本对称,发生病变时,则不对称,失去平衡。
(2)经穴皮下出现各种反应物。脏腑发生病变时,用按压、循摄的方法,常可在呈阳性病理反应的穴位皮下摸到形似麦粒或黄豆状结节反应物或条索状反应物,有时还可触及穴位下组织松弛、凹陷、隆起或坚硬等反应。(3)经穴皮肤温度的变化。林蕙兰等报道,对60例肝经实热患者双侧肝俞、太冲穴皮肤温度进行测试,发现肝俞穴皮肤温度较健康人增高0.38C,太冲穴增高0.39℃。
在肝经实热的重型组20例中,肝俞穴皮温比健康人增高0.7℃,太冲穴比健康人增高1.55℃。李佩群等报道,113例肺癌患者,两侧肺俞穴皮温平均温差为0.8℃±0.036℃,两侧新大郄穴皮温平均温差为0.91℃±0.038C,而无肺癌患者的两侧肺俞皮温平均温差仅为0.31℃±0.024℃,两侧新大郄穴皮温平均温差为0.19℃±0.02℃,经统计学处理,P值都小于0.001。
(4)经穴皮肤电变化。一般认为经穴导电量与电位呈平行关系,即经穴导电量降低时,经穴电位也降低。脏腑有病时,常在同名经脉及其有关经脉上出现导电量偏高(实证)、偏低(虚证)或左右失衡等异常变化。经穴导电量的改变,可以反映相应脏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各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因此经穴皮肤电变化可作为诊断疾病的指标。
此外,许多脏腑疾病在耳穴上也出现反应。许瑞征等报道,对344例肺癌患者和292例健康人的观察表明,肺癌患者的耳廓反应物(软骨增生)显着大于健康人(P<0.01)。
朱元根等报道,用家兔造成心包炎模型后,家兔耳廓低电阻点增多,主要集中于“胸”区中部的一个线状隆起部位,该部位的低电阻点数增加,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
针刺经穴对脏腑器官功能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1)针刺经穴对心脏机能影响。针刺内关后,可使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减轻,各项指标提示患者的心肌收缩力增强,左心功能得以改善。针刺患者心包经中冲、大陵、内关、曲泽穴位,对风湿性心脏病、心律紊乱、急性心肌梗塞等患者都具有改善症状的作用,并且在针刺中出现循经感传“气至病所”时疗效尤其明显。
针刺心包经经穴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在动物实验方面也得以证实。针刺动物相当于人体心包经的穴位,也具有调整心脏功能的作用。
结扎家兔冠脉左室支造成其供血区急性缺血,电针心包经“郄门”,膀胱经“胃俞”穴均有减轻心肌损伤的作用,而电针其肝经“中都”穴则无明显作用。用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家兔实验性心动过速,针刺“内关”后,使心动复常的恢复时程和最早恢复时间均于“足三里”组和对照组,但“内关”和“神门”、“天泉”组的针刺作用相类似。用垂体后叶素造成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或心动过缓时,针刺“内关”能使心率加快,并有促进缺血心肌增加血运的作用,此种效应优于“足三里”组和对照组,但和“神门”组的针效相比却无显着差异。这表明心包经、心经的穴位和心脏之间存在相对特异性的联系。
(2)针刺对胃功能的影响。以胃电为指标,观测到电针足三里对胃电影响均较阳陵泉和非经穴明显。
以正常人和慢性萎缩性胃窦炎患者的血清胃泌素为指标,发现针刺足三里后正常人血清胃泌素值显着升高,其强度可与试餐试验相比拟;萎缩性胃窦炎患者对针刺足三里及试餐后的胃泌素反应比正常人反应值稍低,且反应增高时间出现较迟,而针刺合阳穴,胃泌素波动甚微。
在动物实验方面,静脉滴注五肽胃泌素增强狗幽门平滑肌兴奋性,使基本电节律加快,这时针刺双侧“足三里”可使基本电节律减慢,而电针双侧“合阳”穴基本电节律也有下降趋势,但作用不如电针“足三里”明显。用狗做慢性实验,通过胃瘘收集胃液,观察针刺穴位对五肽胃泌素所致胃液分泌亢进的影响,结果电针“足三里”胃液分泌下降,cAMP含量亦下降,而电针“合谷”后胃酸分泌无显着下降,胃液中cAMP含量反而显着升高。这表明胃经经穴和胃之间存在相对特异性联系。
关于经穴-脏腑相关联系的途径,从神经体液方面研究较多。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法(HRP)观察体表穴区传入及传出神经元的节段性分布,发现于“神门”穴区注入10%的HRP,可在脊神经节C3~T2节段见到标记细胞,尤以C3~T1节段的标记细胞较多。此外,在脊髓前角外侧壁和星状神经节内也见到标记细胞。
这提示:“神门”穴区与心脏传入神经的节段在T1及T2有互相交汇及重叠。
当针刺“神门”穴时,感觉冲动可能影响心脏感觉纤维的胞体,进而影响运动神经元而进行调整。用家兔实验性胃溃疡耳廓低电阻的模型,在同时切断右颈交感神经节、右耳诸感觉神经和一段颈总动脉后,胃溃疡期间右耳出现的低电阻点极显着地比左耳减少。
经组织化学检查证实,右耳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基本消失,从而说明胃与耳壳低电阻联系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交感神经。利用埋藏微型电极刺激家兔胃迷走神经,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兔耳壳低电阻点亦随之增多,停止刺激后,低电阻点逐渐减少,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切除一侧交感神经后,再刺激迷走神经,低电阻点的变化则不十分明显。
故认为胃与耳壳皮肤的联系中,交感神经是外周传出途径,而迷走神经是向中性传入途径。进一步的研究资料表明,经穴脏腑相关的联系不仅与外周神经有关,而且与中枢神经也有关系。电针“内关”促进心肌缺血性损伤恢复的作用与α受体、β受体、星状神经节、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等有关。电针“足三里”调整“胃气上逆”的研究资料表明,针刺信息在中枢的传递路途由背索和腹外侧索传向高级脑部,背索中的针刺信息在抑制“胃气上逆”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部位是连合核和结合臂旁核。
中缝大核及其鸦片受体和中枢的5-羟色胺参与上述的针刺抑制效应,脑啡肽还参与针刺信息的传递。此外,经穴-脏腑相关与体液因素也有关系。
将两只家兔的颈动脉与耳静脉相联,通过预置的心脏刺激电极刺激其中一只家兔的心脏,4h后停止刺激和交叉循环,并同时测量两只家兔的耳穴导电量,结果两只家兔耳廓各测定点的平均导电量均有增加。
可见经穴-脏腑相关与多种因素有关,它们的联系是一种多途径、多层次的联系。
关于经穴-脏腑相关问题,虽然还有一些争论,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经穴-脏腑之间存在一定的特异性联系,为现代生理学提出一个引人注目的新领域。20世纪的研究热点:(1)用多指标进一步探索脏腑病变在体表经穴上出现反应的规律,提高经穴诊断的准确性。
(2)经络在经穴脏腑相关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1 许瑞征,等.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1),1979,87
2 林蕙兰,等.第2届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1984,221
3 朱元根,等.第2届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1984,234
4 张洪林,等.针刺研究,1986,11(1):73
5 汤德安.针刺研究,1987,12(4):278
6 朱元根,等.第1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针灸论文摘要,1987,274
7 李佩群,等.中国针灸1988,8(2):32
8 季钟朴.现代中医生理学基础.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402~403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许冠荪研究员、晏义平助理研究员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