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证候规范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1 02:55:36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188页(4080字)

中医证候规范是指中医学对证候的名称、概念、临床表现、诊断要求和疗效判断等所形成的公认的统一标准。

它既可由学术权威机构颁布,亦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和优势之一,其最为关键的前提即系准确辨证,这就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证候规范,从而为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医疗水平和改进教学提供共同的可比度量的检测依据,同时也有利于中西医学的结合,推动中医药学术的国际交流。因此,中医证候的规范化是有关中医学术发展的必需的基础工作,已经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并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早在《黄帝内经》就对一些证候就有了明确描述,如水胀、风水、石水、行痹、着痹、痛痹等等。

后世医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八纲证候、气血津液证候、脏腑证候、经络证候、六经证候和卫气营血证候等先后作了创造性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代中期出版的高校教材《中医诊断学讲义》继承整理历代学术成就,结合临床实际,就常见证候给予初步的规范表述。

1984年和1986年曾先后两次召开全国范围的中医证候规范研究会议。在1990年全国中医病名与证候规范研讨会上,经过讨论将“证候”定义为: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一阶段本质的反映。它以某些相关的脉症,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等,为防治提供依据。这一定义的确立已成为研究证候规范的统一基础。

卫生部组织编写的《中医证候规范》对证候的命名提出的要求是:以正名为主,别名或异名不可太多;要充分体现中医学术特点;命名需确切,不可含混不清;命名应据情分别提出1级、2级、3级证候,以组成体系序列。关于证候规范的原则和方法,各地专家发表了众多精辟见解。

黄星垣认为:证候应该既能反映传统理论体系的连续性,又能反映有效指导临床的实用性,还要反映当代学术成就的进展性。季绍良指出:证候规范必须符合继承性、准确性、实用性、先进性和稳定性的要求。孟庆云提出:证候规范化应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模型性;二是约定性;三是层次性;四是稳定性。吴正治提出证候规范应注意以下几点:(1)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搞好文献整理;(2)证候标准的制定必须坚持宏观与微观的辨证统一;(3)病名规范和证候规范同步进行;(4)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5)理论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原则;(6)标准的制定宜逐步分级进行。孟庆云认为证候规范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继承整理,明确概念;(2)法规性的规范要有实验依据;(3)解决病名落后于临床的问题;(4)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症状规范的现代化。季绍良遵循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提出首先是尊重传统,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其次是建立中医病证流行病学,把证候规范建立在牢固的临床基础之上;第三是组织临床验证、反复修订。此外,还有学者对现行证候的规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朱文锋认为:规范的证名一般应具有准确具体的病位、病因、病性内容,用词精炼明确且具有中医学特色。

据此,他对现用的高等中医院校8种教材进行了调查,概括了其中证候不规范的5种情况:(1)证名含义歧化;(2)分证形式不统一;(3)病位阙如或不准;(4)病性概括欠佳;(5)证的名实不符。

经统计8种教材共有1019个证,符合规范要求者387个,仅占总数的38%,表明证候规范化的迫切性。

于慎中提出证候规范化应充分考虑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注意:(1)“四诊”微观指标的确定;(2)原有证候内涵太广,规范时要进一步分化;(3)要注意到异病同证的共性与个性;(4)固有的证候满足不了临床需要;(5)证候的名称、标准不统一,某些证候的有无尚有分歧;(6)现有的主要诊断指标和具有特异性的指标缺少明确的规定。这些问题的提出,对开拓证候规范研究的思路,有其一定的意义。

1990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在长沙市召开的“全国中医病名与证候规范研讨会”上,归纳总结了证候规范化的方法主要有:(1)文献整理法。文献整理工作是在历史逻辑辩证统一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首先是考察理论客观基础的历史性,对常见证候的理论渊源和沿革作全面清晰的调查和把握,把古今医家关于该证的论述加以综合分析,初步概括出证候规范的综述。其次是坚持科学理论逻辑结构的完备性,使理论体系真实地再现和反映客观对象的实质内容。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和云南省中医研究所的专题组,运用该法分别整理出《中医病名诊断规范初稿》和《中医疾病的整理研究》。前者包括557个规范病名,104个规范证名;后者总括了各科病名约3671个条目和证候各525个条目。

这些工作虽然有待于深化和补充,但已首开先河,为系统的证候规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专家咨询法。

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制定证候规范草案,广泛征询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家的意见,并据而进行修订,最后再请他们审定。(3)现代科学技术实验研究法。

即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如微量元素检测、细胞分光技术、放射免疫技术等方法从微观的深度研究证候的敏感性、特异性指标,使之量化。丁钰等通过建立类阴虚、类阳虚、类血虚和类血瘀四种动物模型,观察了体表(耳)和内脏(肝、肾、肠)的微循环变化。

结果表明,不同的证候有不同的微循环改变特点,从而为证候规范提供了客观指标。(4)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法。把古今医案包括现代中医院的病案资料进行大标本的回顾性调查研究,再作多因素分析,得出症状对证候诊断的贡献度和证候诊断对症状的依赖度,从而制定出一组症状或几组症状作为证候诊断的用数量表示的依据。陈国林等运用该法制定了中医肝病9个证候的辨证标准,就5对临床上难以鉴别的证候用逐步回归计量法鉴别诊断,符合率为86.5%~100%,并结合大量调查数据,讨论了肝病的病因,病机特点,了解9个证候的构成以及肝病证与证、证与病之间的关系,同时根据症状出现率和程度数量化后,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计量鉴别诊断,不仅使证候诊断标准有了量的指标,并为肝病辨证明确了规范。(5)DME方法。该法是把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与临床相结合,取得可信的资料,再作前瞻性的实验研究。湖南中医学院和常州市中医院分别用此法对血瘀证和肾虚诸证的诊断规范化进行评价,明确了有关症状指标的意义。(6)电子计算机临床模拟实验法。这是十余年来中医临床科研方法的进展之一。湖南中医学院和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课题组,将此法用于病证规范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赖世隆等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203例内科疾病患者(血瘀证96例,非血瘀证107例)的148项症状和体征进行调查,并借助电子计算机应用多元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处理,探讨了血瘀证宏观辨证的计量方法。本研究资料提示,中医证候的特定症状、体征的有机组合的内在联系,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证候宏观诊断的规范依据。

(7)卫生行政部门或专业学术机构制定标准法。目前诸方法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卫生行政部门和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或机构对相关的病证规范作出明确的规定,并颁布试行。

如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于1982年制定了心虚、肺虚、脾虚、肾虚、气虚、阴虚和阳虚等7个证候的辨证参考标准,每一证候均列出临床表现和诊断要求。卫生部药政局颁发了《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指导原则》等近10种标准,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各分会也相应地制定和颁布了各自学科范围内的某些病证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

中医证候规范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与难点,专家们认为:首先是与证候规范化有紧密联系的相关学科领域未形成规范,如中医基础理论部分的名词术语等。其次是缺少权威性的研究机构,部分医务人员对规范化缺乏正确的认识,因而使研究工作难以开展,已颁布的标准在临床上难以推广施行。

三是缺少全国性的统一协作组织,研究工作未能形成有力的阵势,既浪费人力物力又难以出成果。

中医证候规范化与中医药学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引起各地专家学者的关注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已出现一批值得肯定的成果和专门论着,如赵金铎等主编《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邓铁涛主编的《中医证候规范》,冷方南主编的《中医证候辨治轨范》等。

预计该领域近20年内的研究热点是:(1)中医证候规范的需求日益迫切,将会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对其研究工作的原则、方法、步骤及其具体工作展开更深入的讨论,且可形成一致性意见。(2)证候规范将会作出精确明晰的表述。

这种表述仍是宏观定位,整体定性,主症加次症,舌脉合参。(3)对常见证候将会有较客观的量化诊断指标。

(4)证候规范化的深入必将促使相关学科规范工作的进行,从而推动整个中医药学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自尹,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10):598

2 赖世隆,等.中国医药学报,1988,6(3):27

3 朱文锋.中国医药学报,1989,4(4):53

4 黄星垣.中国医药学报,1990,4(5):3

5 季绍良.中国医药学报,1990,6(5):5

6 申春悌.中国医药学报,1990,5(5):67

7 全国中医病名与证候规范研讨会秘书组,中国医药学报,1990;5(5):3

8 陈国林,等.中国医药学报,1990;6(5):66

9 于慎中,等.医学与哲学,1990;11:16

(安徽中医学院孙益鑫副教授、王建青讲师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