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青紫舌与舌脉异常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1 02:55:41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191页(3491字)

青紫舌是中医血瘀证重要证候之一,但舌脉在传统中医舌诊中较被忽略,近年来已引起普遍重视。

舌脉系指舌腹面两条静脉,卷起舌尖即可见到。在癌症诊断和治疗中,舌脉异常和青紫舌具有相同的重要价值。

全国近30个单位大协作调查12448例癌症病人,青紫舌占53.45%;而与之相对照的5578例正常人,青紫舌仅占19.9%,癌症病人有青紫舌者为正常人2.7倍。后又调查万余例患者,结论相似。另调查1046例癌症舌脉异常者,占49.7%,相比5403例正常人,有青紫舌者仅占6.35%,前者为后者7.8倍。

青紫舌和舌脉常在癌症诊治中应用:(1)用于粗筛。

1976年,河南省安阳县首先报道用舌象初筛食管患者,普查1315正常人中,紫舌192人,非紫舌1123人,经食管拉网检查,紫舌组中有食管癌22人,占11.7%,而非紫舌组均阴性。1978年,河北省肿瘤防治研究所亦以舌诊初筛食管癌、贲门癌,>30岁者189人,青紫舌174人,经拉网检查有8例癌症,而非紫舌192人中,无一例癌症。(2)辅助诊断。

董国报道原发性肝癌患者,舌的两侧边缘呈紫色或青色有条纹状的或不规则的斑状黑点,境界分明,易于辨认,名为“肝瘿线”。

76例中有此线者59例,占77.69%。时隔13年,江苏省启东市观察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具“肝瘿线”者虽仅占39.3%,但与肝炎(10.2%)、其它癌症(0%)、其它疾病(1%)相比,差别显着,P<0.01。

(3)用于辨病。白血病患者,紫舌常见于肝脾肿大和伴神经系统症状和出血者,故急性白血病患者紫舌表现远不及慢性白血病患者。

(4)用于分期。

上海中山医院分析100例肝癌,Ⅰ期患者紫舌者占16.7%,Ⅱ期患者紫舌者占43.5%,差别显着。

北京广安门医院观察61例食管癌患者舌象,早期多淡红色及鲜红色,中期暗红色及青紫舌,晚期多光红色。上海肿瘤医院观察1238例肝癌患者,硬化型Ⅱ期者紫舌占36.5%,Ⅲ期者为51.49%,差别显着,P<0.01。中期者舌脉红紫色和淡紫色的占71.79%,晚期者舌脉青紫和紫黑色的达69.23%,差别亦显着,P<0.01。(5)用于分型。上海华山医院对548例癌症辨证分为虚证117人、虚实夹杂证321人、实证110人等3组,紫舌比例依次为5.98%、32.71%、40.00%,舌脉重度异常比例依次为9.72%、41.00%、53.85%,差别显着,P<0.001。(6)估计预后。

陈效莲分析中药合并放疗的食管癌261例,其中72例舌现瘀斑,占28%,经中药治疗后,自行消退的共28例,占50.3%;瘀斑未退即死亡13例,其中6例死于肝转移。可见青紫舌和舌脉异常在癌症临床应用范围较广,实用价值亦较大,值得重视。

癌症患者青紫舌和舌脉异常形成原理为:(1)微循环障碍。湖南中医学院对癌症与非癌症各50例患者的舌尖蕈状乳头进行微循环的显微观察,癌症组中青紫舌19例(占38%),舌脉曲张46例(占92%);非癌症组中则分别为6例(12%),24例(48%)。

两组蕈状乳头血管清晰者分别为20%、55%,欠清楚者分别为50%、35%,磨损不清者分别为30%、10%,差别显着。可见微循环障碍是形成青紫舌与舌脉异常的原因之一。(2)血高铁血红蛋白。山东医科院观察93例癌症,其中红舌组19例,可疑暗青紫舌组41例,明显青紫舌组33例,这3组血高铁血红蛋白量分别为0.028±0.014g%,0.086±0.013g%,0.1±0.02g%,青紫舌组明显偏高。

若以>0.05g为界,3组分别为21.05%,60.98%,75.76%,有极显着差异,P<0.005。舌色与血高铁血红蛋白有关。

(3)H+浓度。湖南中医学院分析癌症与非癌症各50例患者,舌面H+浓度1μnmol/L者分别为48%、40%,100nmol/L者分别为38%、34%,10nmol/L者分别为14%、26%。

癌症青紫舌居多,故青紫舌偏酸性较多。(4)血液流变性。

上海华山医院分析520例癌症患者,舌色分为淡红、红绛、暗红、青紫等4组,其血液粘度正常率分别为38.33%,16.75%,11.02%,4.32%,逐组下降,P<0.005。372例舌脉依正常及轻度异常、中等异常、重度异常分为4组,其正常率分别为39.29%,34.12%,10.17%,5.67%,亦逐组下降,P<0.005。

另统计530例癌症患者舌脉与血液流变性、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等三者关系,舌脉异常与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均无关,而只与血液粘度有关,特别与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关系最为密切。

江苏省中医研究所观察癌症紫舌与非紫舌各23例,正常人100例,其血液流变性九项指标中,紫舌组血浆粘度、血沉、血沉方程常数K值、纤维蛋白原等值均高于非紫舌组及正常人组,全血粘度紫舌组高于非紫舌组。

研究青紫舌和舌脉异常与血液流变学关系文献最多,血液流变学改变是形成青紫舌和舌脉异常本质的原理已获公认。(5)免疫功能。

河南省肿瘤医院观察55例食管癌患者化疗前后玫瑰花结形试验(ET-RFC)及紫舌变化发现,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患者中,57.1%的ET-RFC值上升,32.1%紫舌消失;无效及恶化患者中,77.6%的ET-RFC值下降,50%舌象恶化。(6)酸碱血气分析。

贵阳中医学院等单位观察以肺癌为主的46例癌症患者,对照组87例均为50~60岁无慢性肺心病的,近1个月内无感染的健康老人,以及295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发现癌症患者具有6类舌质:淡白、淡红、红、淡紫、绛紫、青紫,其H+浓度逐组下降,29.51~34.67nmol/L,且均为碱血症。

与对照健康人组40.72nmol/L相比,P<0.01;而Pco则逐组递减,与健康人组相比亦有差异,但Po2无差异。另比较癌症组与慢性肺心病组的紫舌组(淡紫、绛紫、青紫),后者PcO

值上升,Po值下降,P<0.01。说明慢性肺心病患者通气不足,癌症患者通气过度,而健康人通气正常。由于癌症患者过度换气造成碱血症,氧离曲线左移,加重组织缺氧,故在相同PO2条件下,癌症患者缺氧更为严重,水电解质紊乱,脑血管强烈收缩,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道阻力增大;特别在淡白、淡红、红、淡紫、绛紫、青紫等各舌质组中,逐组加重,这对进一步阐明各类舌质形成原理及其差异有重要意义。

(7)微量元素:贵阳中医学院等观察食管,贲门、肺等癌146例,非癌肺疾病患者227例,正常人319例,检测血清锌与铜及全血锌、铜、铁、锰、镁等微量元素,发现血清锌中位数癌症紫舌组为0.909(ug/ml),非紫舌组为0.978,非癌症紫舌组为1.09,非紫舌组为1.186,除癌症与非癌症两组非紫舌间无差别外,各组P<0.05或0.01;血清铜中位数依次为1.308、1.269、1.155、1.00,各组P<0.05或0.01。癌症患者血清锌低于非癌症患者,血清铜则高于非癌症患者,两组中紫舌者又低于和高于非紫舌者。全血锌、铜结果相似,全血铁肺癌紫舌组含量低于非癌症紫舌组,全血镁肺癌非紫舌组含量则高于非癌症非紫舌组,全血锰肺癌紫舌组含量则高于非紫舌组,P均<0.01,可见微量元素多寡确可影响各类舌质的形成。其机制有待深入研究。(8)形态学。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以光镜检查5例舌鳞癌患者(紫舌4例,红紫舌1例),镜下粘膜上皮有不同程度增生,上皮表层不全角化、增生,棘细胞肿胀,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慢性炎细胞浸润。

电镜检查一例舌缘鳞癌绛舌患者,镜下角化层增厚8~9层,伴少量残留细胞核,颗粒层核周有空泡,棘层中棘细胞内有大量空泡,细胞间不连接,细胞间隙明显增宽,淋巴细胞浸润,血管扩张。

【参考文献】:

1 中医诊断协作组,肿瘤,1987,3:129

2 陈健民、胡彩仙.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10:590

3 中医诊断协作组,肿瘤,1988,5:280

4 陈健民.国内外中医药科技进展,1989,138

5 胡彩仙,陈健民.中西医结合肿瘤杂志,1991,1~2:32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健民副教授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