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疾患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1 02:58:21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230页(2783字)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致“全球性药物滥用”,给抗感染治疗带来了许多新的难题。

除有些毒副反应外,相当突出的是大量耐药菌株的产生。有的学者预测,在全部致病菌中,新的抗药菌株很快就要达到80%~90%,并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中医医学宝贵经验证明,精选组方的中药确有抑制并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的效能。在这方面继续努力探讨,必将对解决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耐药金葡菌问题有所贡献。

金葡菌是引起疖、痈、脓肿等外科化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临床特点为出现红、肿、热、痛、脓汁黄稠等炎症表现,重则为败血症、脓毒血症。中医以“火(热)毒”来概括金葡菌致病的病理机制,将所致疾病称之为“疮疡”、“痈疽”、“走黄”等,认为“疮疡之证,皆火毒症也”(《外科秘录》),“痈疽原是火毒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病理过程为五气内郁、蕴热化火,火热使气血壅聚成毒,气不行则肿,血不行则痛,“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灵枢·痈疽篇》)。

若火毒蕴结,发于体表为疔疮痈疽;若毒邪炽盛,正不胜邪则为走黄内陷。总之,金葡菌感染疾患,以火(热)毒为主证,表现为热毒蕴结,不得宣泄。治疗以清热泻火解毒为其大法,使毒邪得泄,则肿消痛止,成脓外溃,瘀腐得祛。

20世纪20年代末期,前苏联学者首先开始进行植物药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40年代中期,中国学者进行了植物药对金葡菌抗菌作用的研究。新中国建立后,中国进行了广范围的体外抗菌试验,对中草药抗菌作用、耐药性及其机制作了系统研究。

对金葡菌耐药性的体外实验资料表明,易使金葡菌产生耐药性的有蒲公英、茵陈、蒡子、升麻、千里光、紫苏、杭菊、夏枯草、皂角刺、丹参、红藤、地榆、丹皮、白芍、黄连等单味药和普济消毒饮等方剂。不易使其产生耐药性的有连翘、薄荷、黄芩、大黄、黄柏、栀子、白头翁等单味药及黄连解毒汤等方剂。

金葡菌对中草药和抗生素多无交叉耐药性,耐青霉素的金葡菌对中草药的敏感性与非耐药菌株相同,说明这些中草药对细菌的作用方式不同于抗生素。一般来说,方剂较单味药不易使金葡菌产生耐药性,而单味药又较之单一成分如黄连较硫酸黄连(单味药也可说成是一个复方)不易使金葡菌产生耐药性。

可见,合理的配伍,既可增强抗菌作用,又可减弱耐药性的形成。

有人曾作试验,将金葡菌用小檗碱接触训练3代,形成耐药菌株,再接种于高抗菌单位的培养基中,金葡菌在高于原来浓度16倍的小檗碱环境中仍能生长。

而将黄连配伍成复方——黄连解毒汤进行同样试验,则不形成耐药性。其原因与组成方剂的单味药的抗菌成分同时作用于细菌代谢的各个环节有关。其中,黄连能抑制金葡菌的呼吸及蛋白质、核酸的合成。黄柏对金葡菌呼吸和核糖核酸的合成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大黄对乳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较强,甘草能显着地抑制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所以,这个方剂对细菌的呼吸和蛋白质、核糖核酸及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等不同代谢环节都有抑制作用,使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

S-102(黄连、黄芩、栀子等组成的复方)抗菌谱较广,抗菌活性较强,细胞对其耐药性较小,是预防和治疗创面感染较为理想的药物。

为了能反映出S-102的抗菌范围和活性程度,曾实测细胞达571株,包括需氧(及兼厌氧)菌、厌氧菌和创面分离菌在内的临床分离菌。S-102对创面感染常见菌,如金葡菌、化脓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等需氧(及兼性厌氧)菌和部分厌氧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G+球菌作用优于G-杆菌。4种临床分离菌中以金葡菌对S-102最敏感,MIC90(最低抑菌浓度)为每ml1.56mg。

虽然金黄散对金葡菌也有较好的抗菌作用,但都高于S-102的3倍(指稀释倍)以上,对G-杆菌作用也逊于S-102。金葡菌和绿脓杆菌这两种创面感染最难克制的细胞对S-102而言,MIC的变化最小,MIC50和MIC90只差一倍,而抗生素即便是对敏感菌种也都在3倍以上。耐药菌株如金葡菌15可耐受青霉素达敏感菌10倍量以上。

而对S-102仍同样敏感,表明S-102具有稳定的抗菌作用。

以透射电镜对S-102耐青霉素的金葡菌15的超微结构改变及抗菌机制进行研究,MIC时可见金葡菌中隔细胞壁连接不紧密,胞质电子密度颗粒轮廓不清;8MIC时,菌体畸形,中隔粗细不一,胞质电子密度如絮状或团块状,分布不均,拟核聚集,出现粗大的间体,有的细胞溶解,无正常分裂相,生长期及静止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也有实验资料表明,大多数对敏感菌株有抑制作用的清热解毒中药,同时对耐药性菌株也有抑制作用。

22种对葡萄球菌敏感菌株有作用的中药(黄连、黄芩、丹皮、金银花、大蒜、齿苋、野菊花、秦皮、黄柏、野丹参、栽丹参、大青叶、板蓝根、连翘、地丁、杖、腥草、败酱草、蒲公英、夏枯草、白头翁、大黄)中,有16种对耐药性菌株有抑制作用,占对敏感株有抑菌作用中药的73.5%。这为临床治疗由耐药菌株引起的化脓性炎症或对抗生素应用有副作用的病例选用中药提供实验依据。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许多耐药菌株的出现,以及抗生素毒副作用的迅速增多,使原来视抗生素为抗感染特效药的医家及病家又开始注意使用安全的清热解毒中药及复方。

剂型改革是进一步推广应用抗感染中药的前提条件。有效成分的提取及疗效的保持均是重要环节。近年来在国内外出现医用纤维素学,如何能将有效中药与作为载体的医用纤维素相结合,将具有广阔前景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徐仲吕,等.四川医学院学报,1959,1:41

2 卢文筠,等.四川医学院学报,1960,2(1):3

3 刘寿山.中药研究文献(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522

4 文传,等.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1988,12:27

5 吕恕.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0,(2):46

6 黄文玉,等.山东中医杂志,1991,10(3):41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文传、吕恕、钱允键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