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十八反现代研究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1 03:00:30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266页(2751字)

中药十八反一般专指中药文献中十八反歌诀所述:“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3组19味药的配伍。

所谓“相反者,则彼我交雠,必不宜合”;“草石相反,使人迷乱,力甚刀剑”,向来认为属于绝对的配伍禁忌。但前人着作中又不乏应用十八反的例证。十八反实际是一个有争议的中药药性理论。

从20世纪20~30年代起,就不断有人根据文献或亲自尝试,对十八反持否定态度。

至今亲自尝试的记录已超过10起,其中没有一份毒性增强的报告。由于都是健康人试服,脱离方剂、辨证,又没有详细周密的观察记录,说服力不强,没有重大影响,并未动摇十八反作为配伍禁忌的地位。

50年代起,十八反动物实验报告陆续发表,注意到并不是所有十八反组对都可发现毒性增强;不同的给药途径、不同的实验动物,其结果未必一致。1966年崔珉等报告,大戟、芫花、甘遂与甘草配伍,确能使其对小白的毒性增强,其毒性增强程度与伍用的甘草剂量有密切关系,甘草的相对剂量越大,毒性越强;制剂方法也是一个决定因素,共浸组的毒性较分浸组显着增强。

提出十八反配伍的毒性增强要求有特定的条件。

进入70年代,中兽医界开展了十八反意义的讨论,陆续有多篇实验报告发表。

其中大多数没有发现配伍后毒性增强,早期的结论主要倾向于全面否定。黄铁宽的意见可作代表:“所谓‘十八反’的理论不符合客观实际,没有科学根据,因此,没有实用价值和存在的意义。……应将千百年来束缚医药工作者手足、禁锢人们思想的‘十八反’推翻,使‘十八反’的药物从戒律里解放出来,应用于临床上,以发挥它们更大的医病作用”。大约与此同时,也有多篇中医临床应用十八反有益无害的报告发表。

80年代,有更多的十八反实验研究报告发表,其中以云南中医学院中药系和云南大学生物系于1987年完成的课题“‘中药十八反’动物实验研究——相反药物配伍后的部分药理实验研究”规模最大,先后发表论文15篇。

同期内,成都中医学院、长春中医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也都有系列研究报告发表。

实验几乎包括“十八反”所有组对,采取的研究手段、观察指标、科学水平都超过以前的工作。但实验研究的结果多有矛盾,未能得出可以统一认识的结论。

80年代初,高晓山、陈馥馨根据文献研究资料提出下列观点:(1)金、元以后,“十八反”的名称已失去原有的数量涵义,成为药物相反的同义语。(2)十八反各组对的药性不同,没有任何一组相反配伍可以作为全部十八反作用机理和临床意义的代表。

(3)十八反或相反配伍并不是绝对的配伍禁忌,相反并不意味着配伍后肯定会对人或动物的机体发生剧烈的毒害作用。(4)运用适宜,十八反有可能产生更理想的疗效。“反”意味着异乎寻常或反常。(5)相反配伍对于机体某些特定的正邪盛衰可能呈现特殊的作用,或者是不见于健康人,或者反应不同。

应该进一步研究,阐明某些相反配伍对于哪些病理状况会发挥治疗作用,对于哪些机体状况可能发生毒害。(6)在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之前,运用相反配伍还以严肃认真、谨慎小心为是。上述观点大部分为国内学者所接受。

上述观点从理论上支持利用十八反药物治疗险证、痼疾。林通国先后发表一系列的临床报告,应用十八反十九畏组方治疗多种沉疴痼疾,获得相当满意的疗效,在此基础上,提出“拮抗疗法”的治疗理论,发表专着《中医拮抗疗法》。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下,组织了一个全国性协作课题“病理生理条件下中药十八反实验研究”,先后有10个中医药科研、教学单位40余位知名学者合作,参加工作人员超过100人,历时5年,发表论文集《中药十八反研究》,收载论文111篇,包括文献、调查、临床、实验各方面的工作。1990年,协作组成员四川农业大学兽医系还单独完成了“生理与病理条件下中药十八反的比较研究”课题鉴定,论文汇编收集论文15篇。协作课题的主要特点是:观察十八反各组对在特定的病理条件下药性或毒性的变化。

课题以十八反歌的19种药物为主要工作对象,并增加草乌、党参、蜜、酒各组。这项研究成果证明:十八反不是绝对的配伍禁忌。只有个别十八反组对经口给药对健康动物和病理模型动物显示一定程度的毒性增强,大多数十八反组对只在特定的病理条件下显示不同程度的毒性增强或不利于治疗的效应。除了个别十八反组对所观察的病理模型或指标较少,没有观察到毒性增强或不良反应外,大多数十八反组对在特定的病理生理条件下都可能发生不利于治疗或恢复生理状态的各种效应,或者是并存于某些疗效的不良反应乃至病情加重。

因此,十八反并不是绝对安全的配伍;有的十八反组对甚至在一定的病理生理状态时必须禁用。认为某些十八反组对特殊疗效经过实验或临床周密观察,应予肯定,但推广应用时必须严格规定其适应证,密切注意,周密观察,以及时发现毒副作用,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免不必要的机体伤害和痛苦。

十八反或相反配伍见于记载的超过200对,绝大多数组对还没有进行研究观察;中医临床传统用药主要是方剂,十八反组对在方剂中的作用和意义研究极少。

关于十八反,许多方面尚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例).:群联出版社,1955

2 李东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卷1:十八反歌).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

3 黄铁宽.兽医科技资料,1976,1:71~82

4 高晓山,陈馥馨.中医杂志,1980,21(3):7~11

5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1:序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6 林通国,中医拮抗疗法.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7 刘源,高晓山.中药十八反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27~46

8 高晓山,等.中药十八反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高晓山研究员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