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编接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906页(3984字)
现代生物学的核心问题是阐明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与调控机制。
RNA编接是向mRNA前体中插入或缺失数目不等的核苷酸残基,从而生成成熟mRNA的过程。它是动基体原生动物锥虫(Trypanosome)等生物体基因的一种普遍而独特的转录水平调控方式,对于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986年,本(R.Benne)等人在布氏锥虫(T brucei)和簇生型短膜虫(Crithidia faciculata)中首次发现了RNA编接现象。研究资料表明,在它们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OⅡ)基因的转录物5’一端附近,含有4个非基因组编码的尿嘧啶核苷酸(U)残基。
由于这些额外编接的U序列的出现,恰好形成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从而抑制该基因分子内的移码,产生有活性的CO Ⅱ。1987年,费京(J.E.Z.Feagin)等指出,布氏锥虫细胞色素b蛋白(CYb)mRNA的5’一端含有34个非基因组编码的U序列,后者出现的结果是向mRNA中引入AUC起始密码子。
1990年,科斯劳斯基(D.J.Koslowsky)、巴特(G.J.Bhat)分别发现布氏锥虫细胞色素氧化酶Ⅲ(CO Ⅲ)、NADH脱氢酶7(ND7)和ATPase6(A6)mRNA约50%的序列是由编接产生的,如此广泛的编接作用也是非基因组编码的。
1987年,鲍威尔(L.M.Powell)和陈(S.H.Chen)分别同时发现哺乳动物脱脂脂蛋白B48mRNA是通过U取代DNA编码的胞嘧啶核苷酸残基(C)产生的编接物。
1988年,托马斯(S.M.Thomas)发现副粘液病毒的P蛋白mRNA中编接了两个非基因组编码的鸟嘌呤核苷酸残基(G)。1989年,科威罗(P.S.Covello)、高珀拖(R.T.M.Gualberto)、拉马丁那(L.Lamattina)和黑塞尔(R.Heisel)分别报道,在高等植物月见草和小麦线粒体基因组编码的NADH脱氢酶亚基1 mRNA中有28个位点发生向U的编接转变,说明RNA编接现象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
但是,迄今尚无报道在原核生物中是否存在RNA编接。
由于RNA编接表观上是在非基因组指导下进行的分子遗传学过程(无DNA模板),因此,它的发生机制引起国际生物学界的高度重视。
1988年,爱珀瑞海姆(J.M.Abraham)应用Notthern吸印杂交术和cDNA顺序测定技术揭示,编接是转录后发生的,并可能是从Ploy(A)化的初级转录物3’一端逐步向5’一端进行;同时指出,核糖体与编接无关。1989年,贝卡拉瑞(N.Bakalara)证实在动基体原生动物利什曼(Leishmania)线粒体中存在末端尿嘧啶核苷酰转移酶(TUTase)和RNA连接酶活性。1990年,珀罗姆(B Blum)和贝卡拉瑞等在RNA编接机制研究中获得重大进展。
他们在利什曼线粒体中发现一类新的称作指导RNA(guide RNA,gRNA)的重要分子,提出动基体原生动物RNA编接的分子模型。
动基体原生动物线粒体DNA(kDNA)非常特殊,每个kDNA系统包括约104个小环和50个大环DNA分子,以高度有序方式排列在一起,形成所谓的动基体。在用计算机搜寻已知的利什曼大环DNA顺序中是否存在能与被编接RNA形成G∶U碱基对位点时,珀罗姆发现有7段大环DNA顺序可与4个mRNA前体形成14到51个碱基的正确配对(包括形成G∶U配对)。他们进而用相应的寡核苷酸探针对线粒体RNA作Northern吸印,证明这些用计算机确定的顺序确实是被转录的,生成的转录物大小与tRNA相似,他们称之为gRNA。原则上,这些gRNA的5’一端顺序可与未编接mRNA的相应区域形成多达16个碱基对的配对。
这一潜在的相互作用引导珀罗姆提出RNA编接的机制是由gRNA指导下的单方向异源双链修复的观点。
根据这一模型,gRNA5’一端可与转录后的未编接mRNA前体形成部分双链,然后在此锚区上游(mRNA5’一端方向)的第1个错误配对位点上进行一系列的修复反应,包括在错配位点进行内切断裂,由TUTase添加末端U残基和由3’-外切核酸酶或TUTase逆反应切除U残基或嘌呤核苷酸残基,最后由RNA连接酶将修复位点重新连接起来。因此,在动基体原生动物中发生的编接是由gRNA的顺序提供信息指导完成的。但是,gRNA不是作为通常概念上的模板发挥其功能的,因为,编接插入的U是与gRNA中的G配对的,而G∶U碱基对不能满足任何已知的RNA或DNA聚合酶的专一性。
尽管如此,通过RNA编接的遗传信息传递仍然是通过形成互补碱基对完成的。所以,RNA编接实质上还是由基因组指导完成的。
1990年,珀罗姆使用杂交选择技术分离测定了CYb等3种基因的gRNA,发现在它们的3’一端都具有非基因组编码的O1igo(U)尾,用计算机确定的2级结构说明,这些3’一Oligo(U)尾参与识别编接位点和稳定初始的gRNA-mRNA前体杂交物。
1991年,珀罗姆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Northern吸印技术证明,gRNA与mRNA形成杂交双链分子,gRNA的3’-oligo(U)尾共价连接在RNA编接位点上,说明编接插入U残基很可能是由于TUTase催化的转酯反应,为其编接模型提供了重要证据。
1990年,斯特姆(N.R.Sturm)应用Northern和Southern吸印技术及计算机分析,发现动基体小环DNA编码了CO Ⅲ的gRNA,首次揭示小环DNA的遗传学功能。同年,斯特姆应用PCR和顺序测定技术扩增并测定了利什曼CO Ⅲ和CYb经部分编接后的mRNA和cDNA顺序,结果表明,编接按严格的3’向5’方向进行。
但是,1990年,狄克(C.T.Decker)运用同样的技术,测定了经部分编接的锥虫CYb和CO Ⅲ mRNA和cDNA顺序,却发现锥虫CYb和CO Ⅲ的编接是随机进行的,并不严格按3’→5’方向进行。据此,狄克提出,编接是在gRNA指导下随机插入和缺失U的平衡过程,并由gRNA选择正确的编接产物。1991年,科斯劳斯基用PCR、cDNA克隆顺序测定技术分析指出,锥虫ND7和A6的编接也不是严格按3’向5’方向进行的。因此,RNA编接方向及编接机制的阐明,仍有待于更有力的生物化学及遗传学证据。
1991年,格瑞夫(J Greeve)应用无细胞抽提物编接反应系统、RNase处理和肝素-Sepharose纯化方法证明,大鼠ApoB48 mRNA的编接不需要其它RNA参与,是由一个纯蛋白性的编接酶催化完成的,其编接机制与动基体原生动物的完全不同。1991年,松默(B.Sommer)应用PCR、基因组southern吸印及顺序测定技术发现,在小鼠脑中谷氨酸激动的数种离子通道蛋白亚基中一个位点发生A向G的编接转变,由此决定了该通道蛋白的药理学的和生理学的特性。
1991年,魏辛格(B.Wissinger)应用PCR、cDNA克隆顺序测定技术证明,月见草线粒体ND1mRNA通过反式剪接作用生成。其外显子和内含子部分许多位点均发生C向U编接转变,而且内含子顺序中发生的编接作用对于ND1mRNA的反式剪接是必需的。由此可见,RNA编接的机制和功能是多种多样的,随物种不同而异。
应用PCR、核酸顺序测定和分子杂交技术,今后将会在更多的生物体中发现RNA编接现象,找出RNA编接位点的核酸序列规律。配合遗传缺陷型、位点定向诱变技术和体外生物化学系统分析,可以将参与RNA编接的各种组分确定并分离纯化,并把它们重组成体外编接系统,从而阐明RNA编接的机制、生物学功能及其进化意义。
。【参考文献】:
1 Bennt R. Bioceim Biophys Acta, 1989.1007:131
2 Weiner A M, et al.Cell, 1990,61:917
3 Blum B. et al. Cell,1990,60:189
4 Blum B. et al. Cell, 1990,62:391
5 Blum B. et al.Cell,1991,65:543
6 Koslowsky D J, et al. Cell, 1991,67:537
7 Cattaneo R. Ann Rev Genet, 1991,25:71
8 Greeve J, et al.Nucl Acids RES, 1991,19:3569
9 Wissinger B, et al. Cell,1991,65:473
10 Sommer B, et al. Cell ,1991,67 :11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研究室陈丁丁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