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10-01 09:33:04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141页(3306字)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或医院内感染。

其定义是发生在医院中的一切感染。包括外源性感染即交叉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

前者是能够通过改善医院环境卫生与严格消毒、隔离等有效方法而控制的感染,故又称可预防性感染;后者指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由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故又称不可预防性或难以预防性感染。医院感染已成为人们注目和研究的课题。

公元325年始出现医院的模式,当时只用于收容传染病人以及为社会经济水平较低下者或贫民提供医疗服务。由于条件很差,医院感染非常严重。

“文艺复兴”之后,出现了近代医院,但医院感染也很严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现代医院,其具有现代技术、设备、管理以及职业道德水平,医院感染也随着改变其特点,并不断增加威胁,例如细胞毒性药物、免疫抑制剂及放射疗法等,可损伤机体的免疫系统;由于治疗技术进步,使造成抵抗力低下的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及肿瘤等患者的存活时间延长;各种侵入性操作,如导尿管、静动脉插管、气管插管、监控仪器的探头以及各种内窥镜的应用,可损伤机体的防御屏障;新的抗生素不断出现及大量使用,引起机体正常菌群失调及耐药性产生;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出现,使器官移植手术有了新的飞跃,部分地解决组织排斥问题,但随之而来的是免疫功能受损害;以上原因极易使患者发生感染,也使医院感染有了新的特点。

医院感染会给病人增加痛苦,甚至造成死亡,也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世界各地医院感染患病率在3%~20%,平均9%。中国的医院感染患病率为8.4%,1988年10月~1989年11月,医院监测资料显示发病率为9.72%。

医院感染是现代医疗实践的一大障碍,已成为全世界医学界的研究课题之一。

国际上成立了“国际医院感染联合会”,出版医院感染刊物,召开多次医院感染学术会。1990年中国出版了世界上第1部《医院感染学》,并创刊了《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1989年中国成立了医院感染学组,1992年成立了医院感染控制学会。

医院感染学的流行病学是研究医院人群中医院感染的分布频率及其决定因素的,可为制订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包括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监测,医院感染的传染链,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调查,以及控制措施的评价。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分子流行病学应用的较多。细菌的耐药性、毒力因素等是由质粒介导的,质粒可以在菌种内和种间转移,引起医院感染的传染性质粒传播,造成质粒流行或医院感染的暴发。因此,对质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是了解医院菌株变化趋势的重要途径。在分子流行病学中,应用核酸探针,可以直接从被检样品中发现病原体,成为快速的特异诊断方法。

尤其对不易培养的或培养时间较长的病原体如病毒、厌氧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常见的医院感染部位,国外以尿路感染、外科伤口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占前3位;而国内以下呼吸道感染第一位,发病率约为1%,病死率高达50%,其次是尿道感染和伤口感染;还有医院感染败血症等其他部位感染。

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从过去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变成现在的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中条件致病菌占很大比重。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可以是典型的致病微生物,如肝炎病毒、沙门氏菌、结核分枝杆菌等,但主要是由条件致病菌引起的,如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色念株菌等。这些细菌对正常人群不致病,但对病人,尤其是对免疫功能低下者能引起严重的感染。

目前又发现了新的医院感染病原体,如嗜肺军团菌、阴沟杆菌、聚团肠杆菌、洋葱样假单胞杆菌、粘质沙雷氏菌等。

在医院感染病原学研究方面,除了注意发现新的病原体,并作相应研究外,对真菌、厌氧菌及病毒作为医院感染的病原体研究还很不够,是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同时,因为新的抗生素不断出现,便随之也不断出现新的耐药菌株。细菌的耐药性与致病性的关系密切,提倡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医院抗生素压力,从而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同时对控制病房中耐药细菌交叉传播也至关重要。

在合理使用及限制性使用抗生素方面,应研究使用广谱抗生素的利弊;研究细菌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疗效不一致的原因;进行各病房“老细菌”种类、耐药谱及其引起的院内感染,医院感染暴发中微生物标记的应用,定植/感染率的监测,带菌者危险因素的研究等。对临床细菌学检查,目前不能适应医院感染研究的需要,应开发新的快速培养、快速鉴定分型以及快速药敏试验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PCR、核酸探针、质粒及质粒酶切片段模式分析及细菌分型等方法,以用于发现并鉴定医院感染的病原体。

医院感染判断标准:即在病人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是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同时也包括在医院感染而出院后发病的人;有明确潜伏期的病,从患者入院的第1天算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发生的感染称医院内感染;潜伏期不明确的病,规定在患者入院48h后出现的感染。

若病人发生的感染直接与上一次住院有关,也为医院感染。在原有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培养出新的病原体称院内感染。

其医院感染的诊断依据,主要靠临床资料、实验室检验结果及其他检查资料和医生的判断。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痰培养物不能代表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近年有人采用套镜加塞的导管(TPC)或保护性标本刷(PSB),以光纤镜取洗液作标本培养。TPC有高度的特异性。

在卡氏肺孢子虫病患者的检查中,PSB与经支气管活检和开胸肺活检结果基本相符。

医院感染疾病的治疗:使用抗生素仍是主要手段,其他治疗方法只起辅助作用。但必须及时发现耐药菌株对药物剂量和联合用药问题进行核定,并寻找新的抗生素。在治疗的同时注意采取其他措施,例如,国际上针对白细胞减少症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其中有避免扰乱宿主的防御系统,避免扰乱宿主的正常菌群,对潜伏性感染源的治疗,采取保护性隔离、去污染等措施,对难以预防的自身感染治疗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医院感染的预防:主要是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二者密切结合。通过监测了解易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薄弱环节,不妥的消毒隔离方法等,为控制医院感染指明重点;了解医院感染的基本数据、医院感染的发展趋势,如发病率趋势,病原体变迁趋势,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等;监测首先是全面监测,再向目标监测转化;监测资料应贮存于计算机,因此需要研究用于医院感染的各种计算机软件。

现代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仍以切断感染的传播途径为依据。70年代初,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制订了“医院内应用的隔离技术”,提出7种隔离预防要求,70年代中期在美国93%的医院推广应用:1983年进行修改,包括严格隔离、呼吸道隔离、结核病隔离、接触性隔离、引流物/分泌物隔离、血液/体液隔离。

国内医院内隔离预防,在传染病方面已有比较完善的国家法规,但对医院感染隔离预防方法,尚有待完善。预防医院感染的消毒与灭菌工作主要是用物理的与化学药物方法,在这方面需研究表面消毒新药剂及新器材。对内窥镜快速高水平消毒尚无好的方法,对病房消毒监测及对消毒剂耐药菌株的分子生物学研究都需要努力。

应用菌苗和疫苗预防医院感染也取得一些效果,如有人研究利用绿脓杆菌的脂多糖进行特异性的自动免疫,以及研制疱疹病毒疫苗等,但没有应用于临床。对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用特异性抗体被动免疫是可行的。但寻找自动免疫途径还需很大努力,白介素1和2、胸腺素、干扰素及单克隆抗体在医院感染的治疗、预防中的应用,正在深入研究。

(第三军医大学流行病学研究室薛国文教授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