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免疫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143页(3610字)
随着免疫学和疫苗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疫苗相继问世,使很多用疫苗可以预防的疾病得到控制。
70年代中期,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不包括中国)年出生8000万新生儿,但接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脊髓灰质炎和卡介苗免疫的儿童还不到10%,因上述疾病每年夺去500万儿童生命,另有500万儿童因患上述疾病留有失明、耳聋、瘫痪和智能低下等后遗症。
由于世界各国成功地执行消灭天花的规划,消灭天花活动取得巨大进展,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吸取开展消灭天花经验,并参考一些国家实施常规免疫成功地降低麻疹、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等发病的经验,1977年建立了扩大免疫规划(EPI),制定了3个长期目标:到1990年使世界上所有儿童都能得到免疫(1982年确定接种率目标为80%)以降低6种主要疾病——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脊髓灰质炎和结核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促进各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实施免疫工作,并将免疫工作纳入全面卫生工作之中;促进各区(世界卫生组织所划的6个区域)都能自力更生地生产及检定各类疫苗。”这一规划目标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各成员国的支持,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为此竭尽全力。
中国自1950年10月即颁布了《关于发动秋季种痘的指示》,与此同时,针对一些传染病实施了预防接种,60年代初中国消灭了天花。1967年卫生部颁布了预防接种办法,一些地区的预防接种已从一年几次不定期的突击接种逐步改为有计划按免疫程序实施接种,计划免疫一词逐步为人们所接受,实质上中国计划免疫与国外扩大免疫规划内涵完全一致。
1982年,计划免疫在中国形成了一致的概念,即根据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分析,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EPI顾问小组,每年对全球活动进行一次评价并提出策略和措施,为了实现目标,世界卫生组织进行了人员培训、提高疫苗质量、扩大冷链覆盖面,保证疫苗冷运冷藏,通过各种措施提高接种率,改进监测技术,实行病例诊断标准化,使EPI的各项管理制度逐步规范化。
由于国际组织的赞助,加上全球共同努力,至1991年底,全球1岁以内儿童卡介苗接种率已达90%,、百日破3针接种率83%,脊髓灰质炎疫苗3次服苗率85%,麻疹疫苗接种率80%,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已按期实现1990年EPI目标。由于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发展中国家每年减少百日咳死亡病例56.5万,减少麻疹死亡病例192万,预防了44.2万脊髓灰质炎病例,此外由于推行孕妇接种破伤风类毒素,每年预防了72.3万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病例。
中国的计划免疫工作与全球同步,1982年成立全国计划免疫专题委员会,制定了1982~1990年计划免疫工作规划及目标,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援助下,建立了冷链系统的试点,逐步推广到全国,各项管理制度逐步规范化和标准化;特别是中国政府1985年8月宣布,为加速中国计划免疫活动,提出12月龄内儿童计划免疫使用的每种疫苗接种率1988年以省为单位实现85%;1990年以县为单位实现85%。1989年3月和1991年3月由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组成审评组共同对中国计划免疫进行审评,审评结果表明,我们不仅按期实现了两个85%的接种率目标,而且每种疫苗接种率都超过95%以上。
由于中国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对1990的全球1岁以内儿童实现目标作出了突出贡献。
计划免疫最终目标是控制和消灭相应的针对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优先消灭和控制脊髓灰质炎、新生儿破伤风和麻诊。
消灭脊髓灰质炎 1988年5月13日第41届世界卫生大会宣布要在2000年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这个目标的定义是指2000年没有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在社区环境和人群中没有脊髓灰质炎野病毒。世界卫生组织总结了美洲区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经验和策略:(1)成立区域协调委员会和技术咨询组。
(2)广泛进行社会动员。(3)提高和保持高接种率,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要开展补充的免疫策略即强化免疫。
这种强化免疫对于那些近年来仍有病例的地区十分重要。此外,对有可疑脊髓灰质炎病例的地方实施疫苗应急接种以切断野病毒传播。
(4)建立有效的流行病学监测系统,其中包括使用统一的诊断标准,建立疫情周报系统,加强主动监测,提高报告质量,建立报告病例奖励制度。(5)建立实验室网络。目前,美洲在消灭脊髓灰质炎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全区47个国家,1991年仅有两个国家报告7个确诊病例(哥伦比亚6例,秘鲁1例)。1993年的报告,已有20个月没有野毒引起的病例。
中国卫生部已宣布1995年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1992年全国脊髓灰质炎发病率降到0.01/10万,1995年要达到无野毒引起的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主要策略是(1)通过常规免疫达到和保持高免疫接种率。(2)在重点地区开展强化免疫活动。(3)加强流行病学监测和实验工作。(4)控制暴发流行。(5)实施研究。(6)改进监测和评价工作。全国各地正认真按照这些策略积极工作,与此同时,努力使疫苗由糖丸剂型改为液体剂型,改进疫苗热稳定性保证免疫成功率以及完善免疫程序等。此外,正积极开展对脊髓灰质炎快速诊断及环境中野病毒的监测方法和野毒株和疫苗株的鉴别方法的建立。
消灭新生儿破伤风 1989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决议宣称,1995年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其主要措施,一是推行新法接生,二是给孕妇接种两针破伤风类毒素。
但截至1990年底,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发展中国家孕妇接种两针破伤风类毒素接种率仅为34%,每年仍有50万新生儿死于新生儿破伤风,要实现1995年消除此病的目标,还要做艰巨的工作。中国的一些调查资料表明,新生儿破伤风是新生儿的第2大死因。
如林良明报告,农村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平均高达4.8/1000活产儿。苏万年对1690名育龄期妇女的调查发现,具有破伤风抗毒素保护水平者仅占38.22%。
1991年起卫生部已布置300个妇幼保健项目县全面开展孕妇和育龄期妇女进行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并要求做好新法接生工作。
控制麻疹 自60年代中期,大多数国家开展了麻疹活疫苗免疫,对降低麻疹发病率及死亡率起到明显作用,但麻疹仍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经过研究和实践,人们对麻疥疫苗初次免疫起始月龄、初次免疫抗体的免疫持久性有了较清楚的认识,多数学者认识到麻疹活疫苗一次接种不可能维持终生免疫。王树声和戴斌等分别在无自然麻疹的隔离海岛及农村进行的观察表明,麻疹活疫苗初次免疫抗体可维持7年或更长。因此,中国规定7岁儿童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加强免疫后抗体能很快提高,但又迅速下降到再免疫前水平。对于青少年如何保持免疫至今国内外无统一认识。
目前,麻疹出现两个高发病年龄组,一是未到规定免疫月龄如6月龄左右发病,另一是青少年乃至成人中发生暴发流行。
美国自1978年开始宣布消除麻疹,其主要措施是使人群达到和维持高度免疫水平、积极的监测以及快速切断传播。
美国原定1982年10月1日前消除本土麻疹,这一目标虽未实现,但发病率降至较低水平。
1989年5月42届世界卫生大会宣布,90年代EPI的新目标是:(1)达到和保持高的接种率,2000年免疫接种率达到90%。
(2)控制针对疾病,包括2000年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麻疹比免疫前降低发病率90%,1995年消除新生儿破伤风。(3)改进监测工作以准确评价规划的进展。(4)引入新的或改进现有的疫苗,促使其能在公众中应用。
(5)利用EPI的系统促进其它初级保健活动。
中国的任务已在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中规定:保持高水平的计划免疫覆盖率,到1995年以乡镇为单位进行计划免疫(包括破伤风类毒素的接种)接种率达85%,2000年达90%,1995年消灭小儿麻痹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与实行免疫前相比,麻疹死亡率降低95%,发病率降低90%。
(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苏万年研究员撰;章以浩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