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生津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197页(4624字)
养阴生津法又称滋阴法,是指滋养阴精津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它具有滋生阴液、恢复和改善脏腑功能以治阴液不足之证和抗老延年的作用。先天阴液不足,后天供养不足,及高热、亡血、失精、劳倦和汗、吐、下或服用燥热食品、药物太过,均可导致全身的或脏腑的阴液耗损,失却滋养濡润各脏腑、组织的作用,从而出现全身性的及各脏腑的阴虚证候或早衰征象,这时必须采用滋阴生津方药补养荣润,以康复机体脏腑功能,延年益寿。由于外感热病最易耗伤阴液,故在其病程中尤需重视养阴生津法的应用。
早在秦汉时期的《内经》就有“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阴阳俱不足者,调以甘药”等记述。
《伤寒杂病论》除创立泄热存津、急下存阴等祛邪以保津法外,还制定了不少养阴生津方药以治疗阴虚燥热之证,奠定了养阴生津法的基础。至唐代,王冰已明确指出“寒之不寒,责其无水”,“无者补之,虚者补之”的原则,由此“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滋阴法受到普遍重视;孙思邈所创的滋阴解表法又扩展了养阴生津法的应用范围。
金元以来,养阴生津法更被医家所推重,朱丹溪尤其强调主静而养阴,十分注重“补肾水”、“生精”等滋阴法。明代张景岳提出“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原则,开辟了巧妙运用本法的新途径。至清代,随着温病学说日趋成熟,养阴生津法越来越被广泛地运用于外感热病的临床。
如喻昌创养阴以滋肺燥,魏玉潢重生津以养肝阴,叶天士倡甘寒生津、咸寒增液两大法门,吴鞠通力主温热当重清润以滋阴液,雷少逸强调热病应时刻顾其津液等,使养阴生津法的理论基础与具体应用日臻完善。
近代对养阴生津法的分类尚未完全统一。章真如罗列的养阴生津法有滋阴解表、滋阴清热、滋阴利湿、滋阴熄风、滋阴润燥、滋阴清火、滋阴生津、滋阴清营、滋阴凉血、滋阴通络、滋阴补心、滋阴柔肝、滋阴疏肝、滋阴平肝、滋养肝肾、滋阴养胃、滋阴润肠、滋阴补肺、滋阴清肺等19法。
而周光耀则归纳为养阴解表、养阴清肺、养阴清心、滋养胃阴、滋阴柔肝、滋阴熄风、滋阴培元、滋阴利湿、滋阴润肠、滋阴解毒等10法,并于每法又有不同用方,如滋阴利湿法就有3个方面:一是阴虚生热、水热互结,用猪苓汤加味;二是湿热蕴结下焦,化火伤阴,用萆薢分清饮合知柏地黄丸;三是湿热恋肝、伤阴阻气,用一贯煎合茵陈蒿汤加减。在外感热病方面,养阴生津法的运用甚为普遍,几乎贯穿于各种病证的始终,只是更偏重于后期罢了。如赵金铎认为温病初起以逐邪为主,达到保津护阴目的;后期则以扶正为主,直接以生津养阴为目的,间接可养阴退热;也有“保、”“养”兼顾之法,如滋阴解表、清气生津、增液通下、壮水泻火、养阴搜邪等。
陈光新对43例各种温病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进行清热与清热养阴两种疗法的临床观察,结果是清热组治愈率为66.6%、有效率为71.43%,而清热养阴组治愈率为86.36%、有效率为95.45%,两者具有显着性差异。
说明养阴生津法在温病治疗过程中有提高疗效作用。在内、外、妇、儿各科杂病方面,养阴生津法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临床用养阴方药治疗肺结核、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咽喉炎、冠心病、风湿性心肌炎、慢性肠炎、慢性胃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尿毒症、血尿、乳糜尿、慢性前列腺炎、血精、垂体功能低下、甲亢、外伤性蛛网膜炎、截瘫、神经衰弱、耳源性眩晕、耳鸣、低热、多种血液病、变态反应性疾病、肥大性关节炎、周期性麻痹、外科手术后、老年性白内障、玻璃体混浊、黄斑变性、中心性视网膜炎、角膜炎、青光眼、慢性葡萄膜炎、神经性皮炎、骨折、月经失调、产后虚弱等均有大量报道,各取得不同程度的良好疗效。养阴方药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症状,与西药降压药有协同作用。由于肿瘤患者多有津液耗伤,故养阴生津法对治疗肿瘤或化疗、放疗及手术后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养阴生津法是以平衡阴阳来消除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可增强机体功能活动、补充营养物质、改善新陈代谢、提高抗病能力。
养阴生津法常用的药物有地黄、麦冬、沙参、玉竹、石斛、玄参、白芍、阿胶、龟板、鳖甲、天冬、百合、女贞子、旱莲草、何首乌、枸杞子、桑椹子、山萸肉、酸枣仁、西洋参等。宜区别脏腑而选用,如养心阴用生地、枣仁,养肝阴用芍药、萸肉,养脾阴用沙参、玉竹,养肺阴用麦冬、百合,养肾阴用地黄、枸杞等。有人指出,滋阴药用量宜大,煎煮宜久。
但由于滋阴药多寒凉滋腻,易引起纳呆腹胀,故用时当顾及胃气。
养阴生津法的实验研究已有长足进展。(1)免疫方面:对肺癌患者用养阴生津法进行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测定,发现治疗前免疫力均显着下降,而治疗后可明显提高。治疗阴虚型肺结核也可使淋巴细胞转化率显着提高。
上海中医学院的研究资料证明,滋阴药物能使肝、脾的核酸合成率升高者降低、下降者升高。沈阳医学院发现生地、芍药、阿胶等养阴药对健康人淋巴T细胞和B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激发转化作用。
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上海中医研究院等又发现三甲养阴汤有明显的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的作用,鳖甲、玄参、麦冬能延长抗体存在时间,生地、杭芍、女贞子、旱莲草、北沙参、麦冬、玄参、天冬等均可抑制免疫功能亢进,对抗变态反应性病变,减轻或消除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李萍等对六味地黄丸和地黄所作的免疫药理研究资料表明,它能使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胸腺、脾脏重量减轻,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下降和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恢复或接近对照组(正常)水平,由此证明该方药有保护机体免疫功能作用。王浴生等对何首乌的实验资料也证明,该药有促进人的淋巴细胞转化、激活干淋巴细胞的功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诱生γ-干扰素,延缓胸腺退化等作用。
(2)内分泌方面:滋阴方药可使肾上腺皮质功能偏低者升高,偏高者降低;能降低甲状腺机能亢进,调整性腺功能。六味地黄丸有降血糖作用,可能与影响胰岛功能有关。实验还发现养阴药何首乌能使摘除双侧肾上腺小鼠的肝糖元大大提高;养阴药天花粉有可能通过对抗假孕小鼠体内黄体激素作用而发挥抑制蜕膜反应作用。
(3)代谢方面:实验资料表明,养阴生津方药能调节抑制产能途径,有加强糖原、蛋白质合成及刺激生长等作用。不少养阴药还有补充无机盐、调整水电解质平衡、减轻血管通透性、改善肝肾等脏器循环的功能。首乌、桑椹子、黑芝麻、金樱子、玉竹、黄精、枸杞、百合、胡麻等养阴药均有降血脂作用。六味地黄汤也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HDL-C、HDLC/TC的比值,并能减少内脏脂肪沉积,还能降低血钾,提高血钠和血蛋白,降低尿中酮体水平。
(4)神经系统方面:通过研究条件反射活动、肾上腺素试验、血管容积试验、前庭时值测定、指端脉波描记、皮肤电活动测定、24h尿去甲肾上腺测定、冷压试验等,证明养阴生津药能纠正皮层抑制过程减弱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具有镇静神经中枢、降低交感神经兴奋作用。(5)循环系统方面:玉竹、地黄、首乌、玄参、沙参、女贞子等均有直接强心作用。首乌能减慢心率,改善心肌缺血,减少病变毛细血管数,降低冠脉阻力。女贞子制剂能增加离体兔心冠脉血流量,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着。
六味地黄汤有扩张血管、降低胶原量等作用。黄松章发现阴虚证患者的红细胞压积降低、纤维蛋白元增多、血浆粘度升高和血沉加速,同时有血钾偏低、钾钠比值降低、血浆蛋白胶体渗透压偏高和尿17酮、17羟升高,经用养阴方药治疗后大多数指标异常值即趋向正常,临床症状也得到改善。牛元起等又发现养阴生津药具有明显的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血压下降作用,并将血压维持在较高水平,改善血液粘度,增加外周灌流量,调节机体功能而达到抗休克目的。杨进通过养阴方药(麦冬、元参、玉竹、石斛)对家兔实验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防治作用的观察,发现能减轻实验动物在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后所引起的全血粘度明显下降,避免低凝状态,减轻出血倾向和组织细胞的损害。
(6)消化系统方面:多数养阴药对阴虚型慢性肝炎有效,能加强肝脏解毒能力,改善肝功能。实验资料表明,枸杞能抑制脂肪沉积,促进肝细胞再生、女贞子能保护大白鼠因四氯化碳所造成的肝损害;鳖甲可软化纤维组织、纠正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例倒置等。养阴生津方药还能通过调整电解质平衡,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迷走神经张力,促进腺体分泌,提高消化酶质量,增强消化功能。(7)泌尿系统方面:养阴方药含有强心、利尿成分和无机盐,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舒张血管,使肾有效血流量增加、调节激素分泌等途径起利尿和改善肾功能作用。
六味地黄汤还能降低实验性高血压,促进肾脏对体内代谢产物——尿素的排泄,改善肾功能,降低病死率。(8)造血系统方面:养阴生津法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偏低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白细胞、血小板等数值。(9)抑癌作用:继发现天门冬、甘杞子等具有抑癌作用后,六味地黄汤对抑制诱变的和自发的肿瘤的动物实验受到人们重视。陈培丰根据养阴药治疗晚3期肺癌有改善症状、控制癌灶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期等作用,用养阴清热方药进行动物实验,发现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瘤率达33.7%,治疗后的荷瘤小鼠的淋转率高于未经治疗者,说明养阴药能发挥机体的免疫能力,可提高NK细胞活性。此外,玉竹、黄精、首乌等还具有抗衰老作用,各种养阴药因含有糖、蛋白质、磷脂、有机酸、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而具有营养价值,部分养阴药如玉竹、百合、女贞子等还有抗真菌作用,白芍、地骨皮等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山萸肉对脊髓灰质炎病毒、黄精对疱疹病毒和腺病毒、地骨皮对流感京科68-1病毒株具有抑制作用,六味地黄汤对实验肾虚动物的牙周组织具有保护与修复作用,六味地黄丸还具有抗低温、抗疲劳、耐缺氧等作用。
由于养阴生津法的临床应用很广,具体方法与方药种类较多,因而进行更全面的临床应用研究,观察不同病种、不同证型采用何等不同养阴方药可达最佳疗效,仍是今后的重要研究课题。
养阴生津法对机体各方面的作用,实验研究已积累大量资料,但尚需就不同方药和不同具体治法进行对比观察,本法与其他治疗方法对机体的不同作用也有待于深入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 赵章忠.中医年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06~108
2 李萍,等.中国免疫学杂志,1987,5∶296
3 牛元起,等.天津中医,1989,6∶31
4 涂建中.浙江中医杂志,1989,11∶493
5 陈培丰.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0,3∶29
6 蔡家骏,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5∶295
7 赵良辅.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7∶433
8 杨进.中医杂志,1990,9∶50
9 陈光新.中国医药学报,1991,2∶22
(上海市中医医院赵坚撰;赵章忠教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