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脑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390页(1432字)
又称俄国春夏脑炎,分为远东脑炎和中欧脑炎两型。
森林脑炎病毒属于蜱媒病毒。在中国东北的长白山和小兴安岭散在本病的自然疫源地,大兴安岭仅发生极少数病人,新疆天山山脉也有自然疫源地,均属远东脑炎型。此外在云南西部发现有抗原性甚近的病毒,但在临床上引起脑膜炎症状。在国外由抗原近似的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尚有加拿大的波瓦生脑炎,欧洲的中欧脑炎,苏格兰脑炎(羊跳跃病)和印度的科萨努尔森林病。
此外还有一些抗原虽然近似,但对人是否有害尚属不明的蜱媒病毒。所以它是仅次于蚊媒病毒的一个大家族,无疑其中最重要的应属远东型森林脑炎。
因为它的为害面积最宽,人感染后的症状最重,近1/3的病人有严重的后遗症,病死率最高,恢复者中有少数人经几年或十几年后出现再发,称为慢性型,其预后不良。
既往的研究对本病的传染过程及临床表现已有相当认识,但迄今尚无理想的特效疗法,病死率及后遗症率仍较高,且对慢性型的发生机理尚不清楚。
尽管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已能进行早期诊断,但仅限于大医院才能使用,距用于现场尚有距离。
在流行过程方面对传染源,媒介蜱的习性及病毒在蜱体的垂直传播作用已有一定了解,且已选出几种可用的杀蜱剂、已制成有一定效果的灭活疫苗,形成一系列预防措施体系,但对本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方式仍有许多不明之处。
例如尽管病毒在蜱体能垂直传播,而蜱的自然带毒率一般均仍不超过5%,最高不超过10%,冬季动物之间似仍有传播过程,其传播媒介是什么?目前使用的杀蜱方法和人用疫苗尚不够理想,病人中有相当部分是疫苗接种者(原因中包括疫苗运送、保管及使用不当等因素)。
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是疫苗问题:1986年M.Grevsikvoa等报告用由田鼠分离的病毒(Skalica株)作原代鸡胚细胞传代,以二乙基醚或福马林灭活后对小白鼠产生较强的保护作用,此疫苗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呈不同的表面糖蛋白分子带。
1990年L.B.Elbert等报告用DNA酶和硫酸鱼精蛋白能降低森林脑炎病毒细胞培养混悬物中的细胞DNA浓度以使病毒纯化而制造森森脑炎疫苗的可行性。另一研究热点是森森脑炎病毒分子结构的分析,其目的在于改进病毒分类、提高本病诊断和防治措施奠定基础。第3个热点是抗病毒剂的探讨,1987年T.I.Dzhivanyan报告Tunicamycin浓度在0.5~1.0μg/ml时能阻止培养中的森林脑炎病毒蛋白的糖基化。1989年V.V.Pogodina等报告来自骨髓的髓肽对恒河猴感染森林脑炎病毒有保护作用。
刘瑞璋等报告甲氰脒胍有抗森林脑炎作用。此外当前还热中于阐明森林脑炎病毒的一些生态学问题。
使森林脑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根据迄今的研究在10~20年内可以期望:(1)有更快速、特异而简便的诊断方法问世;(2)将出现副反应小而免疫效果更高的亚单位疫苗,凡进入自然疫源地人员均能受到高效疫苗的保护;(3)高效抗森林脑炎病毒的化学药物的研究将取得进展,得以杜绝后遗症并降低病死率;(4)出现新一代的杀蜱药物和防蜱服装,使人在林区的活动安全化;(5)阐明临床慢性型的原因,杜绝其发生的可能性;(6)各主要类缘病毒抗原之间的差异明朗化。
关于自然疫源地的详细问题尚等继续研究。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瑞璋教授撰)